將基礎的防衛建設起來,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毒瘤本色,既然扎根了,就要立刻擴張。
其實他手段算是溫和的,西班牙人不來這套,直接屠城殺國王。
楊長帆不這么搞,除了顧及在南洋的名聲外,主要還是這一套殖民手段與我中華禮儀之邦的氣場不符,南洋一通大刀闊斧的禍害,惡劣的名聲同樣也會反饋到東海,楊長帆無法確定這會造成什么影響。
就是這樣平穩建成的過程中,突然有一天,楊長帆緊急下令一半艦船出航北上,他的意思是夜觀天象,這一天咱們的航線會出事。
三十艘大艦就此被調動,全軍摸不著頭腦,入海后更是頻繁被指揮,每日的航線都有所偏差,如此航行約莫五日,還真的撞上了外來艦隊!
大布帆船五艘,個頭大約相當于鄭和號的三分之一,帆式艦貌必然是弗朗機了。
鄭和號擺出旗號――這里是我的,滾。
弗朗機艦隊一時之間沒打算滾,而是迂回航行,避開鋒芒,也未打旗號。
楊長帆就此下令擺陣,準備炮擊。
三十艘巨艦擺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海戰沒有陸戰那么明朗,尤其是巨大的艦船,每一次轉舵與迂回都非常麻煩,在沒有現代機械化自動化系統的情況下,純憑船長水平。
弗朗機見勢立刻操艦迂回后撤,全速撤離。
待他們遠到不見蹤影,楊長帆才下令返航。
這次出兵毫無道理的開始,毫無道理的結束,但對于楊長帆來說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道理,向你們表明這里是我們的領海,并且驅逐你們。
今后,會越來越頻繁。
待到五月中,這樣的事情又出現了兩次,雙方一炮未開,有驚無險。來往船只,無論大明還是馬尼拉,見航線果然有重軍保護,也逐漸開始加大投資,從試探性的販貨逐漸加碼。
弗朗機終于受不了這樣詭異的沉默,拍出商船隊進發馬尼拉。
但這個商船隊并沒有靠港的機會,在小馬尼拉外以被徽王府艦隊武力威懾,只好遣小艇登崗,求見楊長帆。
港口,楊長帆與沙加路再次假面,只是這次沙加路怎么都笑不出來了。
他怎么能想到,這么短的時間內,馬尼拉城外已經起了這么一座城?
馬尼拉對于本國的亞洲戰略的確沒那么重要,但如果楊長帆參與進來,那味道就立刻大變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