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傻了,“轉手1200?”
“一般賣不到這么高,散給零售商的話也就散五六百,自己賣也就賣八九百,是你們電廠太實在了。”
“這是為啥啊!”牛小壯滿臉不解,“就算是俄羅斯皮貨產量高,那也是皮衣啊,一件大皮衣在本地就值五六十塊錢?”
“我也搞不明白,他們的貨幣好像起伏比較大,自己人都不愿意持有。”
張逸夫笑道:“這牽扯到盧布崩盤和國際匯率的問題,外加民間情緒與恐慌,實際上我們拿著100塊錢去俄羅斯,能頂200、300那么花。”
牛小壯聽得一知半解,他也沒指望自己弄明白,總之大學生很厲害就對了。
隨后,三人分好錢,一起上樓,將600元巨款親手交付于老孫手中。
老孫拿到錢,立刻感激涕零,險些給三人跪下了。
張逸夫堅持要跟他們簽一個用工合同,也就是二次外包的合同,向曉菲卻是不肯,一是流程太麻煩,二是走稅之類的事情,容易出問題。
張逸夫心里倒也相信趙紅旗這幫人,嘴上又拗不過向曉菲,便只得作罷,他真的想正規,但現在沒這個條件。
搞定這件事,牛小壯領著孫山盛去打長途電話招朋引伴,向曉菲回女生宿舍休息,張逸夫則獨自回房,尋思起全國安全生產會的事情來。
實際上自己是參加過一些會議的,即便是前世小小的電廠值班員也能參會。
20年后,隨著通信的發達,電力系統內部的會議規模也越來越大,傳說最夸張的一次電網會議,全國足足設立了上千個可視會場,數百個電話網絡分會場,近十萬人收聽大會。當然那是電網的會,跟張逸夫所在的電廠是兩個系統,不過張逸夫也曾有幸坐在自己電廠大會議室的角落,一睹自己所在發電集團的大哥芳容。
就這個大會來說,該是流程性的,領導輪流講話做報告的那種感覺。
這種現象也是沒辦法,參會人員越多的會議基本就是通報、報告、貫徹要求、典型發言等等,沒有自由發言的安排。相反,參會人員越少的會議反而越有內容、有專題、有研討,越能出成果。
很顯然,總BOSS親自坐鎮的大會場并非是彰顯自己的地方,段有為所說的那些分組會場,或者是私下交流,才是揚名立萬的地方。
混電力系統,無非技術口與管理口兩個方面,管理口的事情自己現在還無權參與,那是牛大猛的事情,能跟著段有為在技術口混個臉熟兒,那便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