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上了車,博哥指路,一路說笑,不多時,便來到了水電工程十四局大樓下。
下了車,博哥望向大樓:“這比你們局要高吧?”
“嗯。”
“這兩天,除了打聽花邊新聞,正事兒我也干了。”博哥正色道,“在滇南干工程,除了政府,這兒最大。”
“咱們就聊電力工程。”
“水電算電力么?”
“算。”
“那還是這兒最大。”博哥不緊不慢說道,“你聽我解釋,首先滇南電力局權力沒你想象的那么大,這里的自治氛圍很濃,電力部對于滇南局的財政支出也很少,錢原來都花在北方重鎮,現在往東南轉移,始終對這地方不感興趣。時間久了,地方政府想發展經濟,覺得找電力部太慢,就開始自己想辦法,這里的水電資源是有目共睹的,有政府和十四局聯手就夠了,沒你們什么事兒。”
“開玩笑,電網只能我們來。”
“自給自足就不用了。”博哥笑道,“在這兒,水電是水電,電力是電力,幾乎是平級關系,可不是咱們北方那一套。”
“你想的太簡單了。”張逸夫并不接受這個說法,“電力部的核心資源除了電廠還有電網,輸電與調度管控是關鍵,再說了,電費誰收?”
“不錯,電費是你們收,但熱錢可都是他們賺了。”博哥又指了指大樓門口,“今天是春節,不明顯,平常的時候,你就數著,一個小時能有幾十個承包商、工頭、材料商進進出出。再看你們電力局,有幾個客人?”
“……”
“我反正不懂行政上怎么安排,就看得懂這個。人多的地方,資源多。就跟你撒一把魚食,一堆魚擠一塊搶似的,所以我得說……”博哥這才說出重要的話,“咱跟這兒有機會啊……”
“等等,這彎怎么轉的?”
“嘿嘿。”博哥搓著手道,“不瞞你說,這幾天我喝了四頓大酒,什么人都見了。統一的說法是,滇南水電現在有資本就有機會,國家沒精力沒功夫抓,政府急著補用電缺口,未來幾年工程肯定會變多。”
這家伙,還有點兒眼力價。
博哥接著說道:“我主要就是看這地方的這幫銷售太愣了,這要我來……我都不敢想……逸夫啊,這邊是沒怎么開拓過的地方,資源還很多,是不是可以考慮考慮?”
“哪方面的?”
“承包工程啊。”博哥掰出手指道。“你那什么微機保護,我反正到現在都沒看見賺錢,倒是那個大鐵疙瘩。是叫省煤器吧?那個掙了不少,快錢熱錢就是要立竿見影,我跟你講操作特簡單,大壩什么的有專門的人做,咱們就搞些一般性的工程,比如變電、輸電基建,生活區宿舍區都可以。你也不用忙活,就出錢找人干就行了,根據我打聽出來的市場狀況。一年下來的盈利率基本相當于你生產幾個月省煤器了。”
“那我不如新開廠區做省煤器。”
“不是我說你養尊處優,但咱腦子得活。”博哥相當認真地說道。“這省煤器,現在一個月比一個月單子少。這邊的工程就不一樣了,只會越來越多。最關鍵的是,你成本低,讓趙紅旗他們四處干工程才多少錢?換到這里,培養起來,不出一年,那錢能嚇死你。”
“孫博,你確實是太聰明了,有點什么風,你都能品出味兒來。”張逸夫望著大樓嘆道,“工程,確實是未來20年利益巨大的項目,有一個熟練隊伍,不僅這邊的電力設施、大壩,甚至是在房地產業,都大有可為。”
“是吧。”
“但我看的不是這里,這個事誰都可以干,就用不著我來干了。”張逸夫沖博哥笑道,“咱們要干,就干別人沒魄力干,沒能力干,沒膽量干的事。”
博哥看著張逸夫愣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