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那人名叫王樹杰,年紀不大,也就三十歲的樣子,研究生畢業就被忽悠去了珅自,微機方面,國內當時幾乎沒有專家,王樹杰也沒人能請教,只有自己拼,沒日沒夜的拼,拼了不知道多少年,他發現,自己已經是這里最大的專家了,珅自微機技術方面的事,幾乎是他一手支撐起來的,自己自然而然也成為了技術主管,作為代價,他的腦門上只剩下了同齡人1/4的頭發,看起來像是四十多的人。
不到一年前,也正是珅自大刀闊斧要投標北漠的時候,王樹杰覺得自己可以更進一步了,找到盧偉談,希望提自己當副總,分股份,盧偉并沒有否決,忽悠了一大圈,把他繞了進去,一番許諾畫餅打太極,最后他答應他,得標,就會落實。
然而并沒有。
得標也沒有,落實也沒有,安慰性質地,漲了200的工資,盧偉還暗中說,這是珅自最高的工資了,別跟別人說。
然而并不是。
銷售主管的工資幾乎是他的兩倍,王樹杰十分清楚這一點,老板的小算盤太簡陋了。
圈子很小,大家常聊,一次電科院組織的標準會議中,王樹杰見到了常江,其實他早見過常江很多次,二人一南一北,都是公司的核心大將。
但不同的是,常江明明比他年長,頭發卻很黑,皮膚也很嫩……
往常會議中,王樹杰是不會跟競爭對手公司的常江說太多的,更不會談技術以外的內容,可這次他正在人生的低谷,實在很想了解,常江是怎么做到這么積極的,便找了個機會,私下問常江。
常江回答也很簡單,老板好,老板跟他們一起攻克技術難關。獎金分成很大。他說這些并沒有什么問題,張逸夫一直不排斥大家對外透露收入,這是恒電人才計劃的競爭力體現。
常江也有意無意,把恒電的收入輪廓透露出來。并且透露,剛分過房,未來應該還有。
王樹杰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收入僅僅是與恒電組長級別的人平行而已。
他又問常江有沒有可能當副總。這么問已經失禮了,但常江脾氣比較好。說自己老爹是股東,但老爹幾乎就是掛名的,只好自己多做一些了。
很明顯,股份或者分紅,常家都是有份兒的,爹已經快70了,留下的都是兒子的。
王樹杰幾乎沒有猶豫,就暗示常江幫自己問問有沒有跳槽的可能,至于薪金待遇,自己不會有過分的要求。他在珅自是技術帶頭人,也深入研究過北漠,去了就可以干重活兒的。
常江也很重視這件事,他生在學術家庭,心胸豁達,也并不怕能力強的人來對自己不利,一五一十跟張逸夫說了這件事,張逸夫卻一口否決,不想影響行業生態。如果是一個高級工程師,來也就來了。張逸夫清楚王樹杰這個人對于珅自太過重要,挖了傷和氣。
王樹杰得到回話后,萬念俱灰,盧偉那雙手。好像遮住了天。
他每天機械性地工作,看不到未來在哪里。
又是一次會議,他認識了尚晉,這個人要活分很多,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個有主意的人。只是他嘴里的恒電,并沒有常江所說的那么好,王樹杰也不知道該信誰。
幾天前,尚晉突然聯系他,問他自己干,副總干不干?
王樹杰起初是不想干的,但那天突然有個人來公司找他,送來了聘書和聘金。
五萬元,現金。
這幾乎是王樹杰在珅自工作以來的收入總和。
今天,王樹杰坐在了這里,雖然是草草搭起的班子,但總算自己可以做主了,自己的勞動,可以物有所值了。
另一邊坐的,是尚晉。
他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回頭,一切就白費了,與其回到滇南當一個憋屈一輩子的男人,父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