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請叫我安德魯——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說這話的時候,卡內基是真的沒把李牧當個孩子看。
“好吧,安德魯先生,大約十年前,您將臥鋪車的發明者伍德拉夫引薦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建立了一家火車臥鋪車廂制造公司。之后您又借錢買下該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僅僅是200美元的投資,但您在一年之內分得的股票紅利就高達5000美元——”李牧用卡內基自己的經歷表明自己的態度。
“這些事你是從哪知道的?”卡內基的表情有著震驚和困惑。
李牧當然不會說是從百科上看來的,李牧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是保持神秘的微笑,笑得卡內基心里發毛。
二十一世紀,卡內基的名字后面除了“鋼鐵大王”這個注釋之外,還有一個注釋是“慈善大王”。
卡內基的傳奇之處在于,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在事業成功之后,毫不猶豫地將賺得的龐大財富,幾乎全部捐獻給了社會公益事業。卡內基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慈善事業與世界和平。
與之相對的是,在整個十九世紀,卡內基的名字和慈善沒有絲毫關系,在1900年之前,所有人提到卡內基的名字時,都會以“資本強盜”為注釋。
1873年,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來襲,大量的歐洲資金被抽走,越來越多的銀行倒閉,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遭遇厄運,對卡內基有知遇之恩的斯科特也沒能逃脫厄運,此時卡內基已經創辦鋼鐵公司,并且發展情況良好,于是斯科特向卡內基求助,但卡內基卻以“家人到鋼鐵合作伙伴,有很多人都依賴他以尋求金融保護”為由拒絕了。
更諷刺的是,也就是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卡內基的合伙人柯路曼兄弟以及卡內基弟弟的岳父面臨破產,于是卡內基購買了他們的全部股份,這才有了卡耐基鋼鐵公司,一個巨無霸式的鋼鐵王國。
說好的要庇護家人以及合作伙伴呢?
李牧不想成為某個人崛起的墊腳石,哪怕他是未來的鋼鐵大王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