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宮
白宮(The&nuse,也稱白屋)是美國總統(tǒng)的官邸和辦公室。白宮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擁有,是“總統(tǒng)公園”的一部分。二十美元紙幣的背面圖片就是白宮。
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巖建筑物,位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西北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因為白宮是美國總統(tǒng)的居住和辦公的地點,“白宮”一詞常代指美國政府。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選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筑師詹姆斯·霍本。但當時并不稱白宮,“白宮”是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tǒng)正式命名的。
2 帝國大廈
紐約帝國大廈始建于1930年3月,是當時使用材料最輕的建筑,建成于西方經濟危機時期,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象征,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為紐約永遠的標志。曾為世界第一高大樓和紐約市的標志性建筑。 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在世界貿易中心在911事件倒塌后,繼續(xù)接任紐約第一大樓的頭銜,直到自由塔建成。
3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又稱自由照耀世界(Lihtening&nrld),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國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女神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征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并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后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25噸,是金屬鑄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臺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4 國會大樓
國會大廈位于華盛頓25米高的國會山上,是美國的心臟建筑。國會大廈建于1793-1800年,與華盛頓的多棟重要建筑一樣,亦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戰(zhàn)爭的損毀。
戰(zhàn)后重建之后,百年以來,國會大廈又進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內的多次擴建,最終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國會大廈是一幢全長233米的3層建筑,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料,中央頂樓上建有出鏡率極高的3層大圓頂,圓頂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銅雕像。大圓頂兩側的南北翼樓,分別為眾議院和參議院辦公地。眾議院的會議廳就是美國總統(tǒng)宣讀年度國情咨文的地方。它仿照巴黎萬神廟,極力表現(xiàn)雄偉,強調紀念性,是古典復興風格建筑的代表作。國會大廈東面的大草坪是歷屆總統(tǒng)舉行就職典禮的地方。
5 總統(tǒng)山
&nunt&nre&nrial),俗稱美國總統(tǒng)山、美國總統(tǒng)公園,是一座坐落于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紀念公園(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nrial)。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的美國前總統(tǒng)頭像,從左到右依次分別為喬治·華盛頓、托馬斯·杰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tǒng)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整個公園占地面積1278英畝,最高處海拔為5725英尺。公園由美國內政部下屬的一個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進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約兩百萬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6 獨立紀念碑
它是華盛頓市舉目可見的第一地標,美國國家草坪的中心點。1848年的美國獨立紀念日,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以華盛頓在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