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哪怕破產,我們也不會去生產農機!”呂濤直接跳了起來。
開玩笑,讓生產火箭炮的頂級技術工人去生產零配件?
要真這樣干了,不說他們這些領導情感上是否能接受,車間一線的技術工人們,都得把他們吞了。
大家是國防科技工作者,那種驕傲跟自豪,可不是生產農機產品能帶來的。
不是說不愿意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做貢獻,農業現代化發展,自然由農業部去搞……
基地里面配置大量技術經驗豐富的頂級技術人員,根本不可能接受為了生存去生產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農機產品……
林奇陽等人不說話了。
作為總部機關領導,更清楚基地目前的情況。
劉躍說的是事實,對他們來說,實在難以接受。
可不接受也沒辦法。
基地的企業要生存,基地龐大數量的干部職工要養活,生產技術要升級,就必須有大量生產任務。
無論如何向上級哭窮耍無奈,都得不到多少。
全國軍工系統,所有單位都是如此。
隨著國家戰略重心調整,以經濟建設為主,整個軍工系統都缺乏生產任務。
上級甚至向各個下屬單位提出,利用軍工單位強大的生產能力,為經濟建設做貢獻,助力國家經濟發展。
不是大家不愿意為經濟建設做貢獻,作為國防科技工作者,有著其他單位沒有的驕傲跟自豪的。
普通軍工生產廠、炮廠、炮彈廠、子彈廠之類,覺得生產在民品太掉份。
如同鄭建國等人不愿意他們廠生產炮彈一樣。
職業鄙視鏈,在任何時代都存在。
基地里面眾多單位,有著數量不少的配套廠,或者為了給家屬提供工作崗位的三產單位,這些轉向生產民品倒沒問題。
“諸位領導,我知道大家的想法,現在這樣的想法絕對不行了。國家戰略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指明,所有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部隊經費都將會是現在這樣的狀態。”
劉躍再次提醒領導們。
不能再因為民品業務跟國防工作者身份不符,拒絕向民品領域進軍。
“我們是軍工單位,有著技術優勢跟產能優勢,只要根據市場需求投入,很快就能在市場上取得成果,用民品的利潤來保證軍事科技發展,否則只等著部隊的任務,只有死路一條!我們需要項目自主權、自主經營權……”
劉躍第一次向總部機關領導提出向上級要項目自主權和自主經營權。
這些權利將是基地未來自己投資搞項目最重要的基礎。
沒有這些權利,哪怕有經費,想搞項目研究,也不是容易的事。
按照系統內部搞新項目的流程,首先要對項目進行方案論證,時間可能長達數年。
沒有上級撥款,根本不行。
基地自己有錢,完全可以自己投入資金縮短技術論證的時間。
技術論證的過程,同樣需要消耗大量資金。
只要單位自己有錢,完全可以加快進程,不需要長達數年的論證過程。
單位有錢,甚至可以不論證就直接投資搞項目的研究。
有錢,任性。
之前劉躍在2186廠搞107單管火箭炮,如果要進行論證,估計都要一兩年。
他直接就生產樣品,整個過程無論火箭彈外型設計是否符合需求,或發動機是否能達到指標,都沒有論證。
在體制內的正式項目研發中,完全不符合流程。
沒有自主權,基本沒有可能。
論證工作,在以后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