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造紙,聞所未聞,若真能成事,張君青史留名自不必說,便是天子亦要褒獎!”王莒看著水缸中的竹子道。
“這有什么想不到的?”張恒笑著道:“只要多動動腦筋,其實在生活中就可以竹子造紙的依據!”
既然人家老爹都說了,要張恒改變一下他這寶貝兒子死讀書的壞毛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況張恒目前有求于人家,更是盡心竭力。
于是張恒便決定稍稍的引導一下這個年紀比他年長十幾歲的王莒。
“敢請賜教!”王莒倒是謙謙君子,也沒想太多。只是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張恒發現,這個王莒面貌雖然還算俊秀,但是鼻子好像有一點大了,影響到了整體的面部外觀。
人家的鼻子是大是小,干我何事?張恒笑著將心中那個可笑的想法拋諸腦后,問道:“王兄可見過小童在河邊戲水?”
“見過……”王莒有些疑惑的道:“只是不知,這與這竹子造紙有何關聯?”
“王兄難道就沒注意到,在河水中經常有些團狀的漂浮物?”張恒笑著說道:“王兄若見過那些漂浮物,那么只要稍微細心觀察一下,便會發現,這些團狀漂浮物大抵都是百姓漂洗絲麻,衣物,漁網之類以及上游的草木在水中經過河水不斷沖刷后形成的!”
“鄙人打小比較好奇,上個月偶然在河邊見到一塊這種漂浮物不知是何原因掛在岸邊的草叢上,鄙人當時也是無聊,便用樹枝將之挑起來,卻竟然發現,這種團狀的漂浮物在曬干后居然可以在上面書寫文字,而且,比目前市面上一般所售之紙張輕便,白皙。便萌生了借此制造白紙之念!”
其實張恒所說的,是后世東漢那位發明真正白紙的蔡倫的故事。
這得感謝張恒曾經交過的一位做幼教的女朋友,若沒有她,張恒估計也就了解不到蔡倫發明紙張的起源與由來。
在后世,這些小故事,小貼士,經常會出現幼兒園的故事會中……
“這……”王莒只覺得,這顛覆了他的想象。自懂事以來,老師們總是告訴他,要相信書本,這世間的真理都在書中。
然而,此時,王莒卻猛然間發現,原來這世界上居然有些事情,有些道理沒寫在書中。
“無論是做人,還是讀書,要多想想,多看看,仔細觀察,冷靜分析,沉著應對!”張恒卻是趁熱打鐵道:“便如我吧,從小我就愛想,為什么一大一小兩個石頭在高處同時墜落的時候,不是大的先落地,也不是小的先落地,而是同時落地呢?這其中是否有什么奧秘與道理?又譬如說為何我的左手打一下右手,不光右手會疼,何以左手也會覺得疼?為何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為何我向后拉扯一根麻繩,麻繩斷裂的時候,我的整個身體會向前面傾斜?”
張恒一點也不害臊的無恥說著。
反正早就有前輩說過了,抄一是為罪,抄萬則為雄,炒得一百萬,文豪隨手來。
“起初,鄙人以為這些都是些不太重要的胡思亂想,也就沒仔細去揣摩,然后來蒙毛師不棄,收入門墻,授以先圣之學。經先圣點化,鄙人方才漿糊灌頂,醒悟到了這些事情或許關系重大!”張恒意猶未盡的感嘆道。
“先圣?”王莒奇怪了,問道:“敢問是哪位先圣的那本書?”
“多了去了!”張恒擺擺手道。
“還請先生賜教!”不得不說,這王莒還真是好學,立刻就頗有先秦學子風范一般,揖禮請教。
“《禮》曰: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成。”
“仲尼曰: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者次!”
“論語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又曰:吾日三省其身。這些都是圣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