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恒做出來的蜂窩煤開始在張家的爐子里燃燒起來,慢慢的就開始有三三兩兩的張家里村民開始上山去挖煤炭回來,然后跟張恒借了那個鐵摸子,自己在家做些蜂窩煤,再用泥巴什么的做個爐子用來煮飯煮菜。
蜂窩煤憑借燃燒時間長,而且可以控制火勢的優點,沒多久就把柴火給擠出了很多人家的日常生活之中。
畢竟,每天早上起來,人們只要拿開灶臺下堵塞爐子的東西,用不了多久,蜂窩煤就會熊熊燃燒起來,做完飯,把爐子一堵,換個新煤球,就可以出去工作,等晚上回家,不用再生火,而且,蜂窩煤還沒什么太大的煙氣,不會熏人。
比起柴火,它好太多了,也方便太多了。
因此,越來越多的張家里村民開始棄柴火不用,改燒蜂窩煤了。
張恒見到這種情況,連忙讓高老七去挨家挨戶的通知燒煤的佃戶人家,一定要把爐子放在屋外。
張恒可不希望,鬧出煤氣中毒的慘劇,那就麻煩了。
不過現在還好,由于是夏天,所以發生煤氣中毒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到了冬天,等人們開始懂得用蜂窩煤取暖的時候,那就真的可能會有麻煩了。
“大不了到時候推廣炕好了……”張恒想了想,無非就是兩種選擇,一嘛就是讓家家戶戶都搞一個火炕出來,這樣就可以減少人們使用蜂窩煤不慎中毒的概率,第二就是早出那種全封閉的帶煙囪的爐子,不過那種爐子價格昂貴,光是所需要的鐵料就不是農民負擔的起的,所以,最好最適合的還是后世的東北大炕。
張恒雖然沒在東北大炕上睡過,但到底還是見過的,而且大炕據說用馬糞,牛糞都可以做燃料。
隨著蜂窩煤在張家里的全面普及,附近的幾個村莊也漸漸的知道了,在張家里,有一種工具可以用一種黑色的石頭混合黃土做出可以生火做飯的東西。
其實,在農村,幾乎沒什么可以長時間保密的東西。
不是自家娶了鄰村的女人,就是鄰村的女人嫁到了張家里,這走親訪友,一來二去,沒幾天,幾乎半個南陵都知道了在張家里大家都不燒柴火了,改燒一種叫煤炭的石頭了。
于是,十里八鄉的里正、鄉紳甚至鄉老,有的拐彎抹角的托人來跟張恒要買個鐵模子回去自己做蜂窩煤,有的干脆自己直接上門來買。
就連南陵德高望重的長者田老都派了一個后人來跟張恒要模子。
面對這些請求,張恒頓時感到頭疼無比。
附近的幾個村子,倒還好,近水閣樓的取煤炭也方便,但是跟張家里隔了二三十里地的村子也要鐵模子,這叫個什么事情?
沒有煤炭,光有模子,頂什么用?
張恒跟那些人口水都說干了,可還是有許多人不相信。
雖然說,這些人來要模子,張恒當然不會白給,一個模子一百錢恕不還價。而每個模子原料什么的加起來也不過六七十錢左右,張恒一個模子還能有幾十錢的利潤,算是賺點加工費。——這倒并非張恒不想賺錢,而是模子結構簡單,只要有個鐵匠,看過原型,基本上搗鼓個幾天也就會做了,張恒可不想將來自己背上一個奸猾狡詐的名聲。
但是,他們要是買回去,發現做不出可以燃燒的蜂窩煤,那還不罵死張恒了?
實在沒辦法,張恒只好帶那些人去看了農家自己燒火用的蜂窩煤,告訴他們,只有煤炭才可以燒,這才算是打消了一些人的念頭。
但更多人卻是開始詢問,是不是所有的黑色土壤跟黑色石頭都可以燃燒。
顯然,這些人在煤炭上看到了商機,打算借此賺上一筆。
張恒也不隱瞞,將煤炭的具體樣子和辨識方法告訴了他們,還拿了些煤炭現場教學。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