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在來的路上,見到村中民眾多在夜間于田間生火,據說是驅蟲?”劉據淡淡而談:“敢問先生,這是何意?”
“呵呵……”張恒笑了笑,這個問題過去幾天他已經回答了好多次了:“這是因為幾乎所有的昆蟲都有一種習慣:在黑暗的時候,會不自覺的聚集到光亮處,所謂飛蛾撲火,便是這種習慣造成的,我只是稍微利用了一下昆蟲的這種與生俱來的習性,本來沒抱太大希望,不想卻還真成功的殺滅了不少害蟲!”
“飛蛾撲火?”劉據眉毛輕輕一揚,問道:“這是何典故?”
“恩?”張恒咦了一聲,他這才醒悟過來,現在還沒有飛蛾撲火這個典故,他不免有些尷尬了,以前剽竊,苦主都有名有姓,因此在心中說一聲抱歉也就算了。
可這次,張恒首次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苦主的姓名。
“唔……以后得小心點,可不能再亂說了!”張恒在心中出了一聲冷汗,好在這次還可以掩蓋過去,劉據也不會太計較。若是下次不小心說出什么投鞭斷流之類查無此言的話來,那就不好辦了。
“王兄難道平日在家時沒在晚上見過飛蛾,蚊蟲一類的昆蟲在油燈旁邊聚集?”張恒也奇怪了。
“這還真沒注意過……”劉據頗有些尷尬。
其實這也不怪他,身為太子,從小到大,劉據都是活在蜜糖中,他的宮殿居所,每一個角落都被下人宮女清掃得干干凈凈,每一個房間的蚊蟲都被消滅得一干二凈,絕沒有半只蟲子可逃過太子、宮中成百上千太監、侍女的監視。
所以,沒見過飛蛾撲火這也算正常。
“那以后記得留意一下……”張恒這些當老師當久了的,難免產生職業習慣。揮了揮手,也不管劉據比他年長十幾歲,像往常教育張瑜一般:“王兄,在生活中,只要用心留意一下,其實很多事情都可以啟發我們……”張恒指了指大腦。
劉據也不在意這些小節,點點頭道:“謹受教!”
沒過多久,秋菊冬梅母女端著些這時節的新鮮水果上來招待客人。
張恒拿起一個梨子,咬了一口,招呼著劉據:“吃,都吃……都是自家山里出產的,新鮮的很……”
劉據的心神卻還沉浸在方才張恒所說的話語中。
“既然張先生這里可以生活滅蟲……”劉據在心中想到:“那么豈非是其他地方,只要在晚上生出一堆篝火也能消滅不少害蟲?”
雖然劉據從來沒有具體的接觸過農事,對于莊稼害蟲對于收成的影響了解不多。
但本能上他覺得,這或許可以幫助農民增加些產量。
“恩,回去以后,孤當稟明父皇,在三輔推廣這晚間生火滅蟲之法!”懷著這樣的心思,劉據也拿起一個梨子咬了一口。
這時節的梨子,還沒有完全熟透,略顯有些青澀,但入口卻一點也不酸,還有些淡淡的梨香縈繞在唇齒之間。
“不錯!”劉據贊了一聲,也不知是贊他心中所想的事情,還是梨子的清香爽口。
“若王兄喜歡,那等下,我命下人去采摘些來,送與王兄帶回去吃……”張恒想了想,接著道:“順便讓王翁也嘗嘗!”
得了劉徹那么大的好處,張恒覺得怎么也得回報一下不是?
這梨子雖然不值什么錢,但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嘛!
“恩……”劉據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點點頭。
“走,王兄,我帶你去看看《孝經》的雕版!”張恒起身請道。
“正有此意!”
“張先生,石頭真的能燒火?”在路過張家廚房的時候,劉據眼睛瞥到了秋菊用鐵鉗子夾起一個新鮮的蜂窩煤放進爐子中的情景,想起此事,劉據連忙問道。
“只有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