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居然還活著?
這個消息就像張了翅膀一樣,迅速的在長安城中散播開來。
這在一些知情人看來,簡直就是個不可思議的神話!
因為,知道蘇武被扣原委的人都明白那是怎么回事。
當初,匈奴先代單于句黎湖在內憂外困中急病而死,這位單于只在位一年多,但政績還不如他那個自小體弱多病的侄子,兒單于,起碼兒單于還打過勝仗……
可他竭盡全力好不容易抓住漢軍調防,主力遠在大宛的機會,入侵云中等郡,拼死拼活的搶到了幾千人口,和一些過冬的財物,卻在出塞時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漢軍校尉任文給伏擊了,倉皇的丟下搶來的財帛人口,灰溜溜的逃出塞。
等到冬天,漢軍擊破大宛,斬大宛王而歸,句黎湖又打算遮斷漢軍的歸路,可膽子卻在前次劫掠時被漢軍打破了,硬是沒敢干。
句黎湖眼睜睜的看著漢軍主力從容歸國,又急又氣,最終吐血而死。
繼任的匈奴單于,乃是句黎湖之弟,左賢王且鞮侯,且鞮侯不比其兄長,善于隱忍,且自小飽讀漢書,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甚至還頗通《詩》《書》。
即位之初,既大力提拔、重用那些因戰爭被俘、出使被扣,而投降的漢人,如衛律等皆得重用,衛律更被句黎湖封為丁零王,對其言聽計從。
因從衛律之策,且鞮侯于是即位之后就全部放歸過去所扣留的漢使路充國等十余人,更遣人寫國書言: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漢天子,吾丈人行也!
自甘以晚輩居之,給足了劉徹面子,在這種情況下,蘇武以中郎將身份出使匈奴,本是去擬定和約,結束戰爭的。
可沒有想到,在匈奴內部,那些投降匈奴的漢人此時因利益分配不均,而起了內訌,與衛律一起投降匈奴的虞常等人,暗恨匈奴單于只信重衛律,便暗中策劃謀殺衛律,綁架單于的母親、妻子逃回漢地。
與蘇武同行的副使張勝,恰好以前跟虞常等人相熟……于是,蘇武就糊里糊涂的被卷入了這起謀殺綁架大案。
更糟糕的是,虞常等人計劃不周,竟然被人發覺,還沒來得及發動兵變就被誅殺,蘇武從此生死不知,音訊全無。
怎么也沒想到,卷入像密謀刺殺衛律,綁架單于母親,妻子這樣的大案要案中的蘇武居然還能活著,更離奇的是,還能傳出音訊。
這讓很多人在唏噓之余,感嘆不已。
不過蘇武是生是死,對大多數人來說,幾乎沒什么感覺,也不過就是拿來當做茶錢飯后的談資罷了。
唯有蘇武的家人,在知道蘇武還活著之后,闔府嚎哭了好一陣,連忙取下給蘇武立的靈位,又去茂陵到蘇父蘇母墓前禱告,希望保佑蘇武平安歸來。
張恒看到蘇家上上下下喜極而泣的場面,也自是感慨不已。
無論如何,這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吧!
-0-0-0-
第二天,搜粟都尉桑弘羊六十大壽的喜慶氣氛,迅速的沖淡了長安人對蘇武生死的爭論氣氛。
張恒提著一包壽禮,一大早就提前趕到了桑府前面。
張恒本以為他來的算早了。
可沒想到,比他來得更早的人,比比皆是。
桑府門前,在張恒到的時候,就排起了長長的祝壽隊伍。
來自關中的富商豪強、長安的列侯顯貴,也不管曾經有多么痛恨桑弘羊及其主持的告緡、鹽鐵官營,車船稅等政策,現在都或派下人,子侄,或親自帶著禮物來賀壽。
原因無它,桑弘羊雖擋了很多人的財路,但若能趁其大壽之機,得其歡心,得到一個鹽官或者鐵官的名額。
那么,桑弘羊就不再是他們的仇人,而是恩同再造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