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節 重陽(1)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已是八月底了。
早上起來,推開門,才發現,院子里的梧桐樹的葉子,已經掉光了,光禿禿的樹干,告訴著張恒,冬天的腳步在漸漸接近。
張恒出了門,跟高老七招呼一聲,說是去外面買麥種,實則是借此機會掩蓋空間的秘密。
不過今日正巧又是東渡塢的集市開墟之日。
“不知道能不能在那里碰上高得貴……”張恒心里想著。
小馬駒小明越來越長的不像一匹挽馬了,它的血統,也令張恒好奇了起來。
張恒是知道的雖然動物的生長過程中,營養很重要,但是基因更重要。
就像一只螞蟻永遠不能變成大象。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之后,張恒就來到了已經開門的東渡塢。
因為快到冬天了,所以集市也格外熱鬧了起來。
小小的東渡塢外,擠滿了各種擺攤賣貨的行商,張恒甚至還看到了幾個關東商人的招牌。
“賣冬衣拉,上好的冬衣,淮南出產的絲麻編制而成……”
“賣各種種子了……”
“上等蜀錦啊,快來看看啦”
之所以會如此熱鬧,主要還是因為,兩個傳統節日快到了緣故。
一個是九月九日重陽節,《呂氏春秋》有言::“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
在戰國時期,重陽節就已經有了,不過那不過是一個慶祝豐收,祭祀天地鬼神,酬謝神恩眷顧的節日。
時至如今,重陽節已經漸漸增加許多新的項目和習俗。
譬如說,在重陽節這一天,整個關中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在身上帶茱萸,吃蓬餌,飲菊花酒,因為根據傳說,這能令人長壽。
所以,東渡塢的集市中,有許多商品都是跟重陽節有關的。
像什么茱萸、蓬餌、菊花酒,隨處可以見到有人在叫賣。
另外一個重要的節日則是舊歷新年。
如今,漢室天下通行的太初歷,實行的歷史不過區區十五年而已。
在太初歷之前,天下通行的乃是繼承自秦朝,傳說乃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帝所創造的顓頊歷。
根據顓頊歷,一年始于冬十月,而非是春正月。
所以,冬十月的第一天,也就是顓頊歷的新年。
說到底,太初歷實行的時間還是太少了,在民間,仍然有許多人習慣將冬十月視為一歲之始。
這就造成了現在,漢人一年可以慶祝兩次新年。
在集市里買了些茱萸、菊花酒一類的重陽節必備物品。
“索性多買一點,到了重陽節,就給十里八鄉的老人,一人送上一點”張恒想了想,就干脆買多了些。
既然自己已經被做為孝廉報了上去,上面的人隨時會來核實,那么這戲就當然要做足。
雖然如今的重陽節,還不是后世那個重陽節,沒有敬老的意思在其中,但這樣做做,卻也無可厚非。
不多時,張恒就買下了一石多菊花酒,一袋子的茱萸,足夠給南陵的老人每家都送上一份了。
但是價錢卻便宜的很,總共才花費了不到千錢。
“好像一時沒注意,又買多了”張恒看著自己買下的東西,頭疼了起來。
在后世的時候,他就有這個毛病,一進商場,只要兜里有錢,就會完全無法自制的買東西,通常等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不過沒關系,張恒在集市里逛了一圈,很快就雇到了一兩個專門給人搬運商品的勞力。
這些勞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