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聵。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聽著蘇武轉述的李陵所作的這首賦,再聯系到李陵前后的〖言〗論。
張恒腦海中浮現起了一個無比糾結的男人的形象。
對于當年的事情,張恒是有所了解的。
李陵淪落到如今的糾結地步,說實話要負最主要責任的就是天子劉徹。
錯非劉徹聽信了吃了敗仗跑回來,為推卸責任要胡說八道的公孫敖的一面之詞,以為李陵已經徹底叛變,在幫匈奴人訓練軍隊,于是一怒之下,將李陵全族誅殺,李陵年邁的老母也在其中……,可惜,還沒到一個月,漢室在匈奴潛伏的間諜就發回了確認情報李陵在匈奴并未有任何叛變的行為……
天子劉徹頓時尷尬無比,于是又開始后悔當初沒能派得力將軍接應李陵所部……
當初李陵出塞后,劉徹接到捷報,于是彈冠相慶,連走路都飄飄然,可后來聽到李陵陷入重圍,被俘的消息后,就一連好幾天吃不下飯。
等群臣紛紛說李陵已經叛變的時候,劉徹又大怒,太史令司馬遷不過幫李陵多嘴說了一句好話,就被劉徹給下獄判了腐刑,這些事實都證明了,劉徹就是一個腦袋容易發熱且性格沖動的天子。
“李少卿可惜了……”,一旁的丙吉嘆道。
誰說不是呢?
關中人民群眾對于上層的政治傾軋,總是喜歡八卦。
張恒就聽過傳聞,李陵兵敗被圍,幕后有黑手在操作,故意要讓李陵陷入重圍。
這事情說的有鼻子有眼,張恒此時想來”也覺得似乎有那么幾分可信之處!
據傳聞所言,當初,李陵兵出居延”負責為李陵掩護后路和側翼的是強弩都尉路博德。
但”從始至終,李陵所部沒有得到本該為其提供后勤補給和側翼掩護的強弩都尉所部得任何幫助。
若當初李陵的部隊哪怕是能夠得到一丁點的支援,也不會被迫退入浚稽山了。
就連劉徹自己在事后也說:陵當發出塞”乃詔強弩都尉令迎軍。坐預詔之,得令老將生奸詐。
將此事的責任推在了路博德身上。
但路博德久經沙場,曾追隨霍去病與匈奴人大戰十數年,后又為伏波將軍,參與了滅南越戰事。
豈是等閑之輩?
這樣的老將軍,難道真的會因為畏懼而頓兵不前”坐視李陵被圍而無動于衷,最終因此徹底毀掉了他的軍旅生涯。
路博德的膽子應該沒這么小。
而傳言中說,是某個大人物不希望看到李陵崛起,與自己爭奪軍權,于是故意將李陵所部的出兵時間,兵力以及方位泄露給了匈奴人,從而讓匈奴人早早的設下了陷阱”否則,李陵那里那么倒霉,第一次領軍出戰就一頭撞上了匈奴單于親自率領的主力,后來更被匈奴十數萬騎兵重重包圍!
以至于盡管李陵所部經過苦戰”殺傷子數倍于己的敵人,但匈奴人卻越打越多,一天之內所消耗的弓矢竟達五十萬枝!當初李陵所部雖然大部分戰死”但是,在兵敗的那一刻”李陵下令殘余四百多士兵突圍”這些突圍的官兵中”最后有數十人成功從匈奴人的包圍圈里殺出一條血路,回歸漢地。
而李陵兵敗浚稽山,發生在天漢二年秋”距今也不過七年而已”那些突圍出來的官兵現在可還都活著!
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再聯想到”就在此李陵陷入重圍之時”李廣利所率領的數萬精銳卻在昆侖山中尋找著莫須有的匈奴右賢王主力。
后來的事實卻證明,當時匈奴左右賢王的主力,全部都在浚稽山。
張恒不禁有些疑惑了,難道匈奴右賢王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