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和二年,春二月己己日(二十四日)。
南陵縣的縣衙中熙熙攘攘,來自南陵治下的各個地主鄉紳匯聚一趟,共商大事。
像這樣由官府出面組織動員地主鄉紳,頭面人物坐到一起商議事情,在如今雖然算不上經常有。但卻也不罕見。
但南陵縣這一次舉行的會議,卻跟其他任何地方,任何時候舉行的鄉紳會議都大不相同。
這一次,討論的議題主要就是減租減息。
這讓許多人在聽說后都不以為意。
當年,太宗皇帝在世之時。三令五申,嚴禁民間田租高于三成。要求地方官采取切實的措施,嚴格控制民間借貸的利息。
但是……
從太宗皇帝的詔書頒布一直到他駕崩”將近十年時間里,民間的租稅和高利貸,降了沒降沒有人能說清楚,唯一能夠肯定的一點是,這天下的富人的財富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富可敵國的大商人家族。
而太宗皇帝,無論在民間還是在官場”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連太宗皇帝都辦不成的事情,那個張子遲何德何能,敢挑起這樣重的擔子?”。一個臉上有些麻子的地主冷笑著跟他的一個熟人道:“這是在鬧笑話嗎?,。
,“可不是嗎?”他身邊的男子皺著眉頭。道:,“俺先前還以為這張二郎是個明白人,挺懂規矩的……可現在……,。
這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就差跳腳嘆息了。
這也是很多南陵地主想不通的地方。
你張子遲張二郎想做好人。嗯做善人”那就自己一個人去做吧。他們絕對沒有意見!
但是,何苦拖著大家伙一起來做這個善人,這個好人呢?
事情鬧到現在。這些地主們也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了。
如今,他們只要一出門。立刻就有七大姑八大叔一類的鄉鄰同族湊到跟前。跟他們打聽他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雖然是地主,雖然是錄削者。
但是……總得講點名聲,要個好聽的頭銜吧?
就是那些盜賊,不也時常會用劫富濟貧一類的說辭為自己辯護?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要錢不要臉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的。
特別是在如今的社會風氣之下,一個人一個家若是名聲在鄉里臭掉了。那么這個人這個家也就基本完蛋了。
不會有人租種一個名聲臭掉的地主家的土地,更不會有佃戶愿意托身于一個名聲不好的家庭”更重要的是,名聲不好的人家的子孫后代,出仕做官的路基本上被堵死了。
地方官舉薦人才,第一個考察的就是家庭情況,而在家庭情況中,家聲是第一位的。
可要是順了那個張二郎的意思,從了那些泥腿子的愿。
他們卻又是不肯的。
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愿意把本來屬于自己應得的東西放棄掉?
更何況,這些地主也擔心。將來那些佃戶要是得寸進尺,提出更多的要求”怎么辦?
很多人雖然不棰什么叫欲壑難填,但卻也知道,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
因此,大多數人來參加這個會議,其實都是很糾結的。
他們不知道,是該順從,還是該強烈反對。
順從的話”自己要吃虧……
反對的話。今天自己在這個會場上的表現。要是傳到自己的村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雖然心中是百般不愿意,但一踏入縣衙的大門”很多人就閉上了嘴巴,不再言語了。
既然來了,那自然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
張恒如今在這南陵縣,就好比一個巨無霸。
他們可以不滿,也可以私下議論,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