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雖然來了,但毫無疑問,對面的援軍數量不過兩千多人,只相當于包圍成宜的匈奴人數的一成。
就算這些人都長了三頭六臂,也很顯然沒辦法獨力擊敗外面的匈奴人。
只有先將他們接應進來,然后憑城固守,等待漢軍支援。
原本,成宜上上下下都以為必死無疑了。
但,這些援軍的到來,卻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漢室在整個河套地區,駐扎了超過三萬的騎兵,根據以往的經歷,這些騎兵從得到命令到集結到動員,最多最多只要三天,再加上趕路的時間,也不過兩天左右。
也就是說,成宜縣只要支撐五到六天,就能等到朔方、五原的援軍,甚至就連漢室駐扎在河套地區后面的上代之軍也會支援過來……
到那個時候……
原先,單靠成宜的力量,別說是五六天了,就是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都是一個疑問——匈奴人雖然不擅長攻城,但并非不會攻城,他們甚至曾經攻陷過上谷、漁陽、右北平那樣堅固的軍塞。
但,有了這兩千多生力軍,就不一樣了,只要應對得當。
五六天時間不過彈指一揮,輕松之極!
縣尉跟縣令相視一眼,他們的眼中都綻放出了炙熱的光芒。
單單就是固守城池而不失的功績,就足以讓他們連跳好幾級,甚至就是一下子蹦上兩千石級別也不一定,說不準還能撈個關內侯什么的光宗耀祖!
“恩!”縣令點點頭。
“某愿領兵前去接應友軍入城!”縣尉大義凜然的道。
他的算盤打的滴滴的響。
他是縣尉,是武職,出城接應友軍,即使本分,也是功勞,等成宜解圍之后,論功行賞,這一塊大部分的功勞就全是他的了。
縣令當然知道自己這個搭檔的想法。
但他是文官,對他來說,只要守住了成宜不丟,那么這次他的功勞就是最大的。
相較之下,賣個臉面給同僚他也不反對。
就像他往年經常罵成宜鹽官與民爭利,不知羞恥、見利忘義。
可如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之后,他卻能跟成宜鹽官勾肩搭背,笑臉相迎。
在這個世界上,當官的,都是現實的人。
像過去,成宜鹽官搞來連弩的時候,他就曾經言辭激烈的反對過,認為對方完全是胡行事。
但現在,他卻已經想好了,假如能活著看到解圍,那么他就會在給天子的奏疏中給那位鹽官表上一功。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