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打頭得,穿著鐵甲和皮甲的騎兵一鼓作氣,王三相信很快就能跟援軍會師。
真正麻煩的是會師以后怎么從匈奴人的防線中殺回來!
趁著敢死隊成員都在檢查自己的馬匹和裝備的功夫,王三清了清嗓子,道:“大家都聽好了,城外至少有三個匈奴萬騎,近兩萬的匈奴人!”
“但大家也別怕!”王三嘿嘿的笑道:“三個萬騎雖然多,卻也算不了什么,便是匈奴王庭的jīng銳萬騎,哪怕是滿編的那種,其實也才有兩千多真正的戰兵,剩下的都不過是連馬都騎不穩,刀都那不好的雜魚……所以,現在城外真正能進攻俺們的,也不過六七千人的樣子!”
王三是典型的老兵油子。
他曾經在朔方服役,見過太多的新兵,自己也曾經是從新兵走過來的,因此,他當然知道新上戰場的菜鳥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
那就是信心和希望。
在戰場上,漢人從來就沒有害怕過什么。
從馬邑之謀后,漢人在戰場上就勝多敗少。
漢人的文明比匈奴人發達,戰爭藝術比匈奴人高,裝備比匈奴人好,甚至就連匈奴人最后一塊遮羞布——所謂的白刃戰無敵,作戰勇猛,在皋蘭山一戰,被霍去病像戳破水泡一樣給戳得粉碎。
皋蘭山一戰,漢軍不過萬騎,面對匈奴國內最善戰的盧蘭王和折蘭王統帥的王庭騎兵和本部騎兵,將近兩萬多,霍去病以少打多,毫不退讓,最終在匈奴人最為驕傲的白刃戰中徹底的擊潰和消滅了對方。
匈奴人不可一世的盧蘭王和折蘭王戰死。
甚至直到今天,皋蘭山上的土壤都是紅è的。
那一戰之后,漢軍的信心和士氣就全面的壓過了匈奴,才有了漠北決戰,沒有皋蘭山之戰打出來的士氣信心,漢軍還真沒那個底氣深入大漠去跟匈奴人死磕。
今天的漢人,對于匈奴人,已經再也沒有了幾十年前的那種畏懼感。
取而代之的是爆滿的信心。
幾乎沒有漢人會認為在勢均力敵甚至是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漢軍會輸給匈奴人。
以至于有時候,甚至有漢軍步兵在戰場上追著匈奴騎兵滿世界跑的場景。
但有信心是一回事情。
當兩者的實力完全不成正比時,就是神仙也會絕望。
所以,王三知道,自己必須給這些敢死隊希望,讓他們看到家園和妻小能夠保存和活下去的希望。
這樣一來,他才能盡可能的多讓一些人活下去。
而六七千人跟數萬人,顯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前者依靠援軍,還可以堅守很長時間,而后者則會讓人絕望。
果然,王三話音剛落,隊伍中的許多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既然參加了敢死隊,不管是自愿也好,被官府征召的也罷,他們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唯一的擔心,就是自己的死值不值得。
倘若自己的命能換來家人、妻小的平安。
那么,還有什么舍不得的?
人生在世,早晚難免一死,邊地的漢子都看得開。
“出城!出城!”許多人振臂高呼起來,臉上的氣è變得紅起來。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