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地契這就拿回來了?”
“拿回來了。”
保安堂后院里,李昂得意洋洋地將地契房契說明,放在裝著家當的木箱底部。
今天一早,那位除干凈寄生蟲的船主沙德,讓他兄弟送了一百貫過來。
加上牧監司的一百貫,和這段時間收的門診費,再減去純酒、布帛、藥材等的消耗費,李昂手上還剩下一百九十七貫。
當即帶上錢去到杏林會會長艾榮家里,要回了地契說明。
柴翠翹小聲嘀咕道:“艾榮這么干脆就把地契拿出來了啊?我還以為他們又要耍什么幺蛾子呢。”
“錢都湊齊了,他們還有什么借口?真要鬧到官府那里,也是我占理。”
李昂笑道:“總算是了了樁麻煩事。
對了,今天端陽節,我先去留軒先生那里拜訪一下,看看他兒子的手肘脫臼恢復得怎么樣了,下午再買點粽子、五黃回來。
你把家看好,
等晚上我們去看龍舟。”
“看龍舟?好耶!”
柴翠翹興奮地拍了下手掌,洢州城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家造船坊,與航運有關的商號更是不計其數,每年五月五端午節的夜晚都會有龍舟之戲——
所有龍舟四面懸掛上小燈,哨聲一響,百舸千帆競渡,如流火飛星,率先駛過洢州橋下者即為冠軍。
冠軍的三百貫獎金倒是其次,能在鄉親們面前長臉更重要。
至于李昂說的五黃,指的是洢州本地習俗的五黃宴,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和黃酒。
本來是用雄黃酒的,直到三十年前學宮證明雄黃酒喝之有害,所以不管是五黃宴,還是涂抹在小孩額頭上防蛇蟲,都從雄黃酒改成了黃酒。
“好好看家,我等會兒回來。粽子味道有什么要求嗎?”
“要梅菜肉和豆沙餡的,不要白糖餡。”
“誒?你以前不挺喜歡吃的嘛。”
“以前胃小嘛,吃一個就膩了也飽了。現在可以吃好幾個!胃要空出來給其他的好吃的!”
柴翠翹雙手叉腰一臉驕傲,也不知道在驕傲個什么。
李昂笑著撥了下她的劉海,出門而去。
街道上節日氣氛濃郁,各家各戶門口,包括攤販的的桌角,都掛著艾草與菖蒲。額頭用黃酒寫著“王”字的孩童們在街上追逐打鬧,和父母一起去郊外放風箏。
看著熱鬧景象,李昂買了瓶黃酒,腳步輕快地走近小巷,敲響了蒲留軒家的院門,“留軒先生在嗎?”
“哦,日升啊。”
開門迎接的是蒲留軒妻子關麗姝,她手里抱著的小兒子,正玩著一面撥浪鼓,手上還纏著李昂之前系的三角巾。
“快叫日升哥哥好。”
關麗姝笑著墊了墊懷里的兒子,等兒子奶里奶氣地問完好,她才轉過身去,朝后院喊道:“留軒,日升來了。”
只見后院的石桌兩側坐著兩道人影,正在慢條斯理地品茶聊天,一人是蒲留軒,另一人...
“是你?”
李昂稍有些驚訝地看著隨蒲留軒站起身來的青衫青年,正是對方昨天在保安堂里揮劍趕走了那幾個地痞無賴。
“師弟,又見面了。”
青衫青年爽朗一笑,拱了拱手,一旁的蒲留軒則笑呵呵地說道:“日升,這是你程居岫師兄。
他是我以前在長安的學生。
現在嘛,是學宮教習。”
“學宮...教習?”
李昂愣了一下,學宮教習不也是學宮弟子的老師?這又是老師又是師兄,該怎么稱呼?
“叫師兄就好,”
名為程居岫的青年笑著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