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境黑山旳商人,盧雨楠,正戴著錐帽,騎馬駛過蘇州官道。
短短一月時間,整個蘇州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城市中到處可見坑洼大洞,施工團隊忙碌著開鑿水井——以往民間,水井意味著安全可靠的飲水來源,意味著大幅度提升對旱災的抗性。
一口好的水井堪稱傳家之寶,需要請專門的井師,尋找深層水源,建造價格在十到二十貫。
一些灌溉條件不怎么好的鄉村,有時會因為一口井的歸屬,而引起鄰里間的、村落間的矛盾,甚至是大規模械斗、仇殺。
不過,學宮與鹿籬書院修士們的到來,改變了這一點。
他們會用念絲,伸入地底深處,尋覓可靠水源,再用修為直接挖掘出頑石,以便普通人的施工團隊能快速建造水井。
并且,就算水井不是自流井,學宮修士也帶來了由那位理學博士蘇馮繪制的手搖出水閥圖紙。
建好后,只需用手上下扳動閥門,就能從井中快速泵出水來。
此外,由修士和普通人組成的施工團隊,還在城里修造了大量的...公共廁所,以及配套的下水道系統。
由陶瓷廠中生產出來的陶瓷套筒,彼此相連接,形成管道,
管道的縫隙會被膠類物質填充,防腐蝕,防泄露,防漏氣。
管道的一端連接著公共廁所,另一端則通往大大小小的化糞池。
每個化糞池都由三個并聯的池子構成,容積比例為二比一比三,
生活污水、污泥會在池子中流轉、沉淀,
去除掉懸浮物, 使得易腐化的生污泥變成穩定的熟污泥, 可以作為肥料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并且,一些化糞池還使用了一種叫三相分離的技術, 能加快沉淀,減少污水。
現在的蘇州, 以及整個江南道的百姓, 都已經通過學宮刊物, 了解到了血吸蟲病以及血吸蟲的治病原理、傳播渠道。
對于朝廷格外支持。
那位傳說在長安并不受重視的光王李善,展現出了相當優秀的能力,
以親王兼巡察使的身份,協調江南道物資轉運,制定政策, 調用人力。
他還翻出了《虞律疏議》, 嚴格按照上面的法律法規,
“具有穿穴垣墻, 以出穢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 與同罪?!?
任何在街道亂倒糞便、污染街巷者,杖責六十下。
并且還微妙地修改了“直出水者,無罪”這一條。
亂倒尿的, 也要罰。
總之城中有了這么多座公共廁所,隨地大小便就是不行。
而相較于城市, 郊區鄉鎮的變化則要更大一些。
蘇州周邊各縣的民眾,都被號召了起來,
男女老少,穿戴上了分發下來的布襪、油襪、綁腿、口罩、手套,
找到釘螺最泛濫的地方,
挖掘新溝渠,填埋舊溝渠,將釘螺用土活埋;
修造水壩,改變水勢;
焚燒雜草,清理蘆葦蕩;
用藥水浸泡土地,用鏟子掀翻草坪;
推倒那些無人居住的破舊房屋, 用火焰焚燒瓦片下滋生蔓延的釘螺;
在民居的墻上,涂抹生石灰,防止釘螺擴散;
...
民夫、民眾、兵卒、吏員、修士,
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都為此獻出力量, 爭取在春耕之前,滅殺盡可能多的釘螺與血吸蟲。
盧雨楠和她的護衛騎馬走在路上,看到田地間茫茫多眾志成城、忙碌不休的虞國民眾,感到了強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