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睡吧,明日穿了尨服入宮。”
齊王哪里敢說個不字?小心翼翼地送著沈傲出殿,出了這里,齊王才知道原來在這殿外竟是里三層外三層的軍馬,從王府到外頭數(shù)里的長街,都被堵塞滿了。齊王不禁咂舌,嚇得連腿都打顫了。
沈傲臨行時拉住齊王的手,淡淡道:“朕愿與趙氏共富貴,你不必驚疑。”
說不驚疑,當然是假的,不過這句話,總算讓齊王的心放寬了些。
沈傲騎上了馬,朝著眾將士大吼一聲:“每十人為一隊,四處巡檢,接管殿前司防務(wù),把殿前司指揮叫來見本王請楊真楊大人象……”
“尊令!”…………
清晨的曙光透露出來,一夜過去,江山易幟,宛若天上紛紛揚揚的細雨,潤物于無形。
當人們醒來的時候,似乎察覺出了異樣,可是這異樣和變化是什么,卻仍舊一頭霧水。
若說是兵變,是篡位,可是為什么動靜這么小?雖然街上出現(xiàn)了不少軍馬,可是軍馬只負責上街維持次序,并沒有出現(xiàn)任何沖突,也不見任何血腥。可不是兵變和篡位,小道消息中卻又是傳出一個個駭人的消息,輔政王要登基了。
無論如何,這場即將到來的登基大典,對汴京人并沒有任何影響,非只是如此,報刊重新創(chuàng)立,海政也重新啟動,一切都如從前,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百姓想要的,無非是天下太平,無非是有口飯吃,有件衣穿,不要遭遇兵荒馬亂而已。趙家人做皇帝還是沈家人做皇帝,于他們并沒有太多干系。
更何況這位輔政王在坊間的聲望不差,至少坊間這邊,是一切照日的。
士林倒是鬧出了些動靜,有人在咨議局滔滔大哭,不過很快,他們就傻眼了,懿旨的頒布,讓最后一點不滿的聲音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人家太皇太后都樂意,你倒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這又是何必?
據(jù)說在朝議的時候,不止是太皇太后,宗親王室們也紛紛請輔政王登基,輔政王三辭之后,才勉為同意。如此一來,雖然也有人質(zhì)疑宗室們受了脅迫,可是這些聲音很快淹沒在報刊中所渲染的溢美之辭中。
各大報刊透露出來的消息很和諧很強大,出乎一致地擁護輔政王,這一篇文章說的是輔政王對太皇太后的孝敬,另一篇就是輔政王與各大宗王之間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再直白一些,就是趙氏仍是皇室,大宋仍是大宋,三省六部也仍是三省六部,一切都沒有變。
隨即,又是一個消息頒出,先帝謚號已經(jīng)定下,為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至誠大孝皇帝。新君大典之后,皇上將會親自扶著棺木給先帝下葬,以兒臣之禮為其服喪。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總算是圓滿了,大宋朝既然還是那個大宋朝,歷代先帝還是歷代先帝,唯一的不同,只是繼承人不姓趙而已,更何況雖然偶有反對之聲,可是輔政王的支持者卻是不少,懿旨頒出,先是西夏、契丹、蘇杭、泉州等地上了賀表,隨即南洋各藩國紛紛上表道賀,緊接著,各路各府也有了動作,一時間,賀表如雪片一般直入三省,比起趙桓的寒酸來,可謂盛況空前。
新君大典的這一日,講武殿的丹犀之上,沈傲穿著袞服,戴著珠冠,目光在群臣之中逡巡,以晉王和楊真為首,紛紛拜倒,三呼萬歲。
沈傲的眼睛閃亮起來……
至此之后,天下由我主宰。
“平身!”
群臣呼啦啦地站起來。
沈傲坐在御椅上,沉默了片刻之后,才道:“吃飯的時辰到了沒有,朕餓了。”
群臣訝然……
(大結(jié)局。)
………………
三百多個日夜,總算完本,老虎再寫下去,就有湊字數(shù)騙錢的嫌疑,所有的對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