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有多輝煌,奧尼爾現在就有多郁悶。
不過還好,他的“好兄弟”羅杰也遇到了麻煩,這讓他心里稍微平衡了一些。
擊潰開拓者后,老鷹莫名其妙的經歷了一波兩連敗。
這是羅杰自1996年以來第一次經歷兩連敗。
如果說11月11號那場輸給爵士還算正常,那11月14日爆冷輸給國王就有些講不過去了。
即使“月光手槍”穆罕默德.阿布杜爾-拉烏夫抽出了6中5的三分,球迷們也覺得輸給國王實在不應該。
但實際上,這兩場比賽都有一些共同點。
第一,對方都有球員爆發。
打爵士,霍納塞克終于硬了一回,全場轟下24分,把自己女兒都給打哭了。
而打國王,抽起來的人是拉烏夫。
第二,這兩場比賽史蒂夫.史密斯都拉了大胯。
兩場比賽他得分都沒有上雙。
事實上,拉烏夫和霍納塞克也都是他在防。
這可是一個上賽季場均20.1分的準全明星球員。
沒人知道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羅杰也不知道史蒂夫.史密斯是抽什么風,但他知道最近史蒂夫.史密斯確實有些生活不如意。
與開拓者一役后,史蒂夫.史密斯和皮蓬完全成了同一陣營的人。而陣營里,只有他倆。
當主教練威爾肯斯在與開拓者比賽中當面質問他倆“你們難道要當個軟蛋嗎”這個問題時,他們和隊友的關系就出現了問題。
那場比賽,所有人都在和開拓者肉搏,都在幫助羅杰,只有皮蓬和史蒂夫.史密斯袖手旁觀。
而在一個集體里,如果有人不愿意為大家而犧牲,并被貼上“自私”的標簽,那他們很快就會被丟到集體之外。
這幾天的訓練和比賽,就幾乎沒人主動和皮蓬以及史蒂夫.史密斯說話,他倆就像是更衣室里的陌生人。
在這個更衣室里,史蒂夫.史密斯和皮蓬不受尊重。
他們被隔閡在了集體之外。
皮蓬倒是無所謂,他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打好自己的球,明年簽個大合同走人。
所以,能不能融入集體他根本不在乎,亞特蘭大對他來說就是一塊跳板。
可史蒂夫.史密斯受不了。
他為老鷹隊效力了三個賽季,任勞任怨。他和亞特蘭大的各個社區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
結果有一天,羅杰帶著一群陌生人闖了進來。然后一夜之間,他被排除在了球隊外。
史蒂夫.史密斯真的很難接受。
他三年的努力,不如羅杰三個月。
不過,羅杰并不確定史蒂夫.史密斯是不是因為這個而影響到了狀態。
他沒有時間去揣測每一個隊友的心理,羅杰之前已經和史蒂夫.史密斯聊過一次了,他是來打球的,不是來當心理醫生的。
羅杰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帶頭排擠他。
凱爾特人三巨頭時期,雷.阿倫和球隊徹底鬧翻的開始,就是他和隆多鬧了矛盾。當時,全隊沒人站在他那一邊,就連皮爾斯和加內特這兩個領袖都帶頭排擠雷.阿倫,這導致了最終的決裂。
羅杰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老鷹身上,他不希望球隊分裂,也不希望一個場均十幾分的副手變成廢物。
本身他就沒指望史蒂夫.史密斯會為了自己出手,你看看他打球至今獲得過些什么獎項吧:NBA體育道德風尚獎、威廉.貝克漢姆社區服務獎、詹姆斯.沃爾特.肯尼迪公民獎。
這種人,你別說為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隊友,就是他喜歡的隊友被揍了他也不會下場,而是等待裁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