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君的文章中把罵皇帝的話刪除,乾帝肯定會保魏君。
但是魏君的文章字里行間,把他這個皇帝已經完全打入了對立面,和修真者聯盟還有妖庭的待遇沒有任何區別。
既然如此,乾帝就很難再下決心保護魏君了。
因為他包括皇室的利益都被魏君所動搖,而且動搖的是他的統治根基。
他要再保魏君,就是在背叛自己的階級。
這樣的偉人世界上當然是有的,但乾帝顯然不是,他還沒有那么高的境界。
能夠做到袖手旁觀,其實已經算是心地仁慈了。
陸總管也只能感慨道:“陛下,您的心太軟了。”
乾帝擺了擺手,無奈道:“人才難得啊,可惜,魏君和朕不是一條心。陸謙,《破曉》這個報紙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是不能封的,但也不能讓魏君肆無忌憚的攻擊朝廷。你讓陸元昊暗示一下魏君,把矛頭更多的對準修真者聯盟和妖庭,朝廷或許還可以給他一些幫助。”
“臣明白。”陸總管應道。
“還有,針對魏君對朕的言論,派一些大儒出面駁斥。”乾帝道。
魏君現在的聲望太高了。
乾帝倒是不介意自己被罵,這個他能忍,他有這個覺悟。
但是魏君如果是奔著讓他做末代皇帝去的,那他就不能忍了。
他要為君家整個皇室的統治基礎負責。
所以他做不到穩如泰山。
“魏君是個讀書人,但畢竟資歷太淺了。就算他在百姓當中的名聲好,可面對一些年長的大儒,他終究是落入下風的。讓那些大儒出面,把魏君的那套主張打壓下去。”乾帝道。
這個世界的儒家雖然信奉“物理”,但也是很尊重皇權的。
圣人天下無敵的時候,也沒想過造反。
而且一直以來,儒家和朝廷都是相輔相成的,儒家當中對皇室忠心耿耿的人很多。
這么多年下來,在皇室的刻意扶持下,儒家內部甚至不乏有人在抬高皇帝的地位,“君權神授”、“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等主張和言論在儒家內部包括朝廷上下也都已經很有市場了。
所以乾帝能夠動用的人手確實不少。
這是一招妙棋。
陸總管再次應諾,然后從清心殿告退。
回到監察司之后,陸總管看了一眼始終保持沉默的第二,故意考校道:“老二,知道我為什么建議陛下嚴懲魏君嗎?”
第二沉默片刻,選擇了實話實說:“義父您已經把陛下的性子摸透了,陛下是喜歡隱忍和折中的。如果想讓陛下退步,最好的辦法是給陛下一個更加激進的提議,然后陛下自己就會退兩步,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案。”
陸總管嘴角微微翹起,點了點頭:“老二,在做官這方面,你比鐵柱有天賦。不過你就是因為做官太有天賦了,所以陛下說過,以后監察司讓老大繼承。皇帝是不喜歡下面的臣子太聰明的,當然,皇帝也不喜歡臣子太笨。這中間有一個度,最好的辦法是讓皇帝認為你很聰明,可又比他差一點。”
第二是陸總管九大義子中的老二。
他想了想乾帝的智商,很無奈的嘆了口氣:“義父,我感覺我很難讓陛下認為我比他蠢。”
陸總管笑了:“這就是你不如我的地方。”
第二表示心服口服:“義父確實厲害。”
乾帝現在不信上官丞相,不信姬帥,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幾個孩子。
但他相信陸總管是和他站在一邊的。
這就是大乾第一特務頭子的能力。
每次看到陸總管,第二總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道行還淺的很。
“國子監那邊,你按陛下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