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
魏君也收到了消息,他疑惑的看向陸元昊。
“東廠?這是怎么冒出來的?”
陸元昊面色沉重:“東廠不屬于朝廷體系,由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管轄,直屬皇室管理,主事者都是內(nèi)廷的太監(jiān),全都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和朝廷百官沒有聯(lián)系,成立和關(guān)閉與否也不需要通過百官決議。但是東廠早在幾代之前就已經(jīng)被取締,監(jiān)察司就是在東廠的廢墟上建立的。”
但他們剛剛收到了消息——東廠,重建了。
魏君皺眉道:“看來皇室這次是真的出招了,這是在奪安全司的權(quán),試圖用東廠取代安全司。”
“魏哥,這次我不能聽你的了,我要在東廠立足未穩(wěn)的時候,先把東廠廠公給干掉?!标懺粴怛v騰:“大乾不需要兩個情報組織,安全司和東廠也注定勢不兩立?!?
魏君提醒道:“這時候皇室把東廠拋出來,恐怕新任東廠廠公不是那么好殺的,不能把皇室當(dāng)傻子看?!?
魏君一語成讖。
很快,新任東廠廠公的資料已經(jīng)擺在魏君和陸元昊面前。
陸元昊低聲暗罵:“該死,知道皇室肯定有老古董,沒想到太監(jiān)里面也有一個老古董。九千歲,這還搞個屁?!?
魏君的臉色有些古怪:“竟然還是本家?!?
皇室這一次出手,確實非同凡響。
重建的東廠廠公,竟然是東廠覆滅時的末代廠公,曾經(jīng)權(quán)傾天下,被世人稱之為“九千歲”。
他姓魏。
魏君的魏。
九千歲在的時候,東廠橫行天下,凌駕于文武百官之上,朝野人神共憤,百姓民不聊生。
九千歲被認為是最大的罪魁禍首。
魏賊不除,東廠不滅,朝廷便無希望可言。
這是當(dāng)時幾乎所有人的看法。
新皇即位后,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他重用百官,取締東廠,然后……更加的民不聊生。
差點就亡國了。
時間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百姓終于意識到,他們對九千歲多有誤解。
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也不在東廠。
甚至,九千歲比起朝廷很多文武百官,反而是大大的忠臣。
畢竟一個太監(jiān),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他又不想謀朝篡位。
他的那些惡名,更多的是因為他站在了百官的對立面。
于是,魏賊活著的時候,被世人稱之為“九千歲”。
死后二十年,卻被百姓稱為——“忠賢公”!
現(xiàn)在,本應(yīng)該死去多年的九千歲……忠賢公,竟然又冒了出來,還重建了東廠。
魏君很想吐槽。
而陸元昊則感覺壓力山大。
“魏哥,忠賢公重建東廠,我若殺他,安全司就要落下罵名,麻煩了啊。”陸元昊苦惱道:“該死,眾所周知,九千歲可是大大的忠臣?!?
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