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11點,一架從科拉半島基地起飛的圖95轟炸機飛臨新地島上空,它全身呈銀白色,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駕駛員馬里繆耶夫中校透過機窗打量下方的D2試驗場——飛機此刻位于11000米高空,目標島嶼就好像一條細長的爬蟲匍匐在大海之中,其頭部是象征冰封的白色,尾巴仍保留著一抹暗綠,而D2就被設置在白色與綠色交界處。
“天氣不錯,我們應該能欣賞到完整的爆炸過程。”副駕駛位的伊萬諾維奇說道。
“觀察的事就交給另一架飛機去做吧。”中校轉頭看了眼后方——那兒還有一架圖16正在尾隨自己,它的主要任務是觀測爆炸并收集爆炸風,同時拍攝下此次試驗的全過程。“這可不是什么適合觀看的東西,我只希望跑得越遠越好。”
“你在說什么呢中校,這是由蘇維埃創造的歷史性時刻,而我們都是見證者,不應該多瞧一眼嗎?”
“知道上面為什么選我當負責人嗎?”馬里繆耶夫不以為意的聳聳肩,“那是因為基地希望我能把你們都安全的帶回去。”
這時,耳機里傳來無線電通訊官的匯報聲,“基地剛才下達了投彈許可命令,AN602保險已經解除。”
“明白。”他隨即輕推操縱桿,“現在下降高度,進入預定投彈位置。”
AN602——內部的人更喜歡叫它另一個綽號:大伊萬。據他得知的消息,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制造出來的威力最為巨大的氫彈,當量超過5000萬噸TNT,全面壓倒了西太帝國在城堡行動中試爆的一系列核炸彈。毫無疑問,當它被引爆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會聽到它的聲音,而祖國也會摘得最強核武器的桂冠。
如今這個大家伙就掛載在他的飛機下。
不過它威力雖然驚人,體積也同樣不小。
重27噸,長8米的尺寸只能外掛在戰略轟炸機的機身下,還必須得對飛機做出相應的改造。
這讓它的實戰效果下降了好幾個檔次。
作為中校,馬里繆耶夫已經能感受到,導彈才是這種武器的最佳載體,未來武器發展方向應該是更小巧、更便捷、更精準,如果沒法塞進導彈里,它就很難應用到對付邪惡帝國的終極大戰中。
“高度,10500米。”伊萬諾維奇度數道。
當然了,這都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相信那些科學家比他更懂如何制造武器。他現在需要專注完成這次試驗任務,確保專家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數據。
馬里繆耶夫將飛機改為平飛,并示意投彈手隨時可以投彈。
“明白。”
26分時,投彈手找到了一個適宜投彈的機會,鄭重拉下投擲閘門。
隨著咬合裝置分離的咔咔聲,重量大幅減輕后的機身猛地向上一抬,馬里繆耶夫瞄了眼指針,時間正指向26分50秒。
“所有機組人員注意,本機現在全速撤離,做好防沖擊準備。”
說完他將發動機的推力開到了最大。
在四臺發動機的轟鳴聲中,機體發出被積壓的脆響,聽起來就像是有人在敲擊鋁皮空罐一般。
“我看到它了!”伊萬諾維奇貼在窗子上,聚精會神的凝視著側后方,“天哪……它真美。”
馬里繆耶夫也抽空瞅了瞅,此刻大伊萬已經打開后方的減速傘,正緩緩向預定高度飄去,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朵太陽花。
“戴好你的防護眼罩,小心被光灼傷。”
“我知道,中校,讓我再看一會兒。”副駕駛念念不舍道。
就在圖95已經撤出投放點四十余公里,機身開始轉向時,伊萬諾維奇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呼,“我的天啊,那是什么東西!?
馬里繆耶夫下意識循聲望去,隨即也愣在原地!他幾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