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的故事流傳甚廣,婦孺皆知。可是最為出名的乃是宋代楊家將的故事。
宋代的天波楊家,雖然有歷史原型,但是其姓名人設絕大多數出自杜撰,乃是歷代家的藝術結晶。
而在正史記載當中弘農楊氏和仇池楊氏都是有著悠久家族史的名門。漢有四世三公,晉有楊駿柱國,南北朝仇池楊大眼聲威赫赫,北魏有楊懿生八龍揚名,隋以楊為國姓……到了唐朝,也有一門楊家將,一連旺了五世。
唐朝楊家將出現于唐末,其時閹人干政,大權落入宦官之首。因此唐代楊家將都是以宦官收養義子的方式傳承的。
初代目楊延祚出身飛龍軍,屬北衙禁軍。本文所謂飛龍騎士,典出與此。代宗之時,楊延祚累功封上柱國,判飛龍事,成為了飛龍軍的實際掌舵人。
二代目楊家將名叫楊志廉,是楊延祚的六子(養子)。他護代宗出奔陜州有功,接手了北衙金軍中最精銳的左神策軍。
三代目得名者六人,長子楊定之走了正規軍伍路線,在安定席氏手下做了涇州四門別將。神策軍就落到了楊欽則,楊欽義兄弟手里。楊欽則當時有多大能量?武宗時期名臣李德裕復辟宰相,就是楊欽則的推手。
四代目的楊玄價是楊欽義的義子,接管神策軍。
五代目的楊復光是鎮壓王仙芝,黃巢起義的名將。他對王仙芝一開始采用懷柔的策略,因為小人挑撥,壞了招安王仙芝的好事。但是后來他先后招安周岌與大名鼎鼎朱溫,成為扭轉局勢的VIP。再他死后哥哥楊復恭也成為了北衙禁軍重要將領。據說當時北衙軍中都是楊復恭守字輩的養子。因為太過招搖,終于為皇家所忌。不過當時大唐自己也亡了,楊家將也算的上是與國共殤。
本作出場的楊家將人物均為史實,他們和王仙芝的羈絆在中提前開始,也算是為歷史上楊復光屢次招安義軍的壯舉鋪墊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