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義和團所謂的打神拳,還有西游記中的筋斗云,在現實中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愚昧的迷信與文學創造的神話?這些既不是迷信也不是神話,但是將神秘的面紗揭開之后,很多人恐怕會感到失望。原來真像如此!還不如不知道!所以世界上有些事情,還是保留一點神秘感比較好,傳說總比事實有意思。)
有這樣的機會我當然求之不得!風君子和尚云飛這兩大“騖人”在我看來都是神秘的存在。而我現在還搞不清楚風君子的來歷,總之覺得這個人江湖氣重一點,他教我的東西真有點放鴨子的意思。而云飛不同,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活佛的弟子,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正經的科班出身。他如果肯伸手指點,總比我自己瞎摸索強多了。
云飛教我的也很簡單,但比風君子所教卻要詳盡多了,他教了我“七支坐法”和“止心隨息”。
云飛對我說:“雖說行走坐臥都是修行,但是對入門者,打坐功夫是第一關,身不正心怎么能正,風君子連調身坐法都不教你,也太不像話了。”說著話云飛在路邊找了一塊平坦的地方,盤膝坐下,對我招手道:“我給你講一講最常用,也是最標準的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坐姿的七種要點:(一)雙足伽趺。(二)脊骨直豎。(三)左右兩手圜結小腹之下,平放在胯骨上,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大拇指輕輕相抵。是謂佛家三昧印(定印)。(四)雙肩舒展。(五)頭正,微收頜。(六)雙目半開半閉。(七)舌尖輕抵上腭。凡在靜坐時,必須全身放松,微帶笑容;不可以過飽過饑、不可坐于風口;初學靜坐不可勉強太久。
云飛講完了七支坐法,我也按照他的樣子在他的身邊坐了下來,可是模仿不了。我的腿關節太硬,沒有辦法像他那樣盤上去。他是將右腳腳心朝上放在左大腿上,然后又將左腳腳心朝上放在了右大腿上,雙腿像打了個節一樣盤在一起。
云飛看我比劃了半天腿也盤不上去,搖了搖頭道:“算了,不要這么盤了,你把左腳放在右腿上試試,嗯,還勉強可以,這叫金剛坐,把右腳放在左腿上叫如意坐。你就先這么坐吧。要注意,有些人一開始練習打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覺得雙腿酸痛難忍,要注意散腿放松血脈,然后再接著盤腿。很多人都盤不了,我小時候是師父用繩子把我腿捆起來的,我看你也需要捆一捆……”
靠!打坐還要用繩子捆?這我還是頭一次聽說。云飛教了我“七支坐法”之后,還教了我“止心隨息”的心法。云飛對我詳細講解了佛家關于打坐調息的“風、喘、氣、息”四相。風相:出入有聲。喘相:雖無聲,但出入有覺。氣相:無聲無覺,但心念粗糙。息相:無聲,不結滯,不粗浮,出入綿綿,若存若亡。只有息相,才能形神安穩,方能入定。
云飛還說如果我這幾天調心入靜的功夫真有根基的話,止心隨息可以求證“欲界定”或“初禪未到地定”的境界。云飛講完之后還叮囑我,今天晚上的事情不要告訴風君子。既然他好心幫我,不告訴風君子就不告訴了。反正風君子說一切隨便,我想他也不會介意的。
事情的變化就出現在尚云飛教我“七支坐法”與“止心隨息”的那天夜里。按照云飛所教“七支如意坐”入坐之后,調氣入息,心念隨息出入,似有似無,果然覺得“方便”了許多。就在這靜坐之中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進入了一種奇異的狀態中:只覺得周圍世界一片清靜,時間好像停止了,氣息到極細微處幾乎不可察覺,隨息的心念也不知寄于何處。正當我幾乎忘了身體的存在時,一種暖洋洋、麻酥酥的感覺悄然出現,漸次遍布全身。
這種感覺不是發自身體四肢,而是從內心流出,讓人覺得十分舒服又有幾份留戀,幾乎不愿意離坐而起,就想這么靜坐下去。原來打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