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在*期間,蕪城的修行道場比如廣教寺和齊云觀都收到了很大沖擊,然而九林禪院卻是個例外。原因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人——九林禪院的前任方丈法泠大師。五十九年前,九林禪院法海禪師閉關入定修行,一坐就是幾十年,當時將方丈之位傳給了二師弟法泠。這法泠禪師有悲天憫人的胸懷,然而卻性如烈火,不太像一個出家人。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倭寇入侵,抗日戰爭全面打響,蕪城一帶百姓流離。法泠和尚見國難當頭,不愿在寺中枯守佛座,參加了當時的地下抗日組織。九林禪院也因此成為了當時蕪城抗日武裝的一個秘密據點,借著寺廟的掩護,來往十分隱蔽。當時蕪城地下黨的領導人高飛盡也曾在九林禪院避難,與法泠是親密戰友。
后來,法泠將方丈之位傳給了師弟法源,自己蓄發還俗拿起戰桿參加了抗日武裝隊伍。再后來法泠和尚戰死沙場,以身報國難。解放后法泠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烈士陵園中也有他的照片和介紹,當然名子不是法泠,而是他的俗家姓名王金泠。我們學校清明節的時候組織到烈士陵園祭奠,還給王金泠獻過花圈。
法泠的故事蕪城老一輩人幾乎人人皆知,他的生死之交戰友高飛盡后來成了戰斗英雄,再后來成了蕪城第一位地委專員和市委書記。十年動亂的時候,也有一小撮人企圖跑到九林禪院打砸,但無人響應支持,各界人士反而在明里暗里阻止,保護了這一座千年古寺未受太大的沖擊。否則的話,那老禪師法海也不可能安然閉關幾十年不過問人間事。
想想九林禪院法字輩的這幾位高僧,真是各個不同。法海自從上一屆天下宗門大會奪魁之后,就閉關幾十年,直到現在還沒有破關而出。他的師弟法泠,還俗從軍,成了革命烈士與抗日英雄。還有我所認識的法澄和尚,這么大年紀的人了,卻一直天真爛漫像個小孩。而現任方丈法源,我只見過一次,風君子在昭亭山封神的時候,法源曾經出手阻止,結果綠雪又插了一手,鬧了個不了了之。同樣一座廟,修的都是禪,怎么修出來的和尚千姿百態呢?
不提我是怎么想的,反正這經是一定要聽的。法源講《金剛經》是在每天的日落掌燈之后,具體是每天晚上六點。這個時間還好,不耽誤上課,只是晚自習我上不了了,吃晚飯恐怕也來不及。不過,據我所知那幫人是過午不食的。
我對柳老師說我要請一個月的假,把她嚇了一跳,以為我又出了什么事情。聽明白我只是請晚自習的假之后,她才松了一口氣對我說:“石野,你小小年紀開了一家飯店,事情應該很忙。本來學校的走讀生就可以不來上晚自習,所以學校管的也不嚴,你有事,就去辦吧。你自己注意了,你年紀還小,將來還可以有很多事情去做,不要耽誤學業,多余的話我就不說了。……還有,上次我說開酒樓的事情你考慮的怎么樣了?如果有人能幫忙,不耽誤你太多的精力,你還是考慮考慮。”
看著她,我忍不住想起了在妄境中與“她”的歡愛纏mian,不禁臉紅心跳,趕緊答應一聲想走。她又叫住了我,叮囑道:“我知道你的秘密身份,如果你要去執行什么任務的話,一切要小心了。”
……
九林禪院是蕪城市區內最大的一座寺廟,規模不小,但在外面卻不太容易看得出來,因為它淹沒在蕪城舊城區的一片普通民居中。要想到九林禪院去,沒有大馬路,甚至汽車都開不到門口。穿過一條曲曲折折的、青石板鋪成的胡同,走到一片舊民房當中相對開闊的地方,就看見了九林禪院的大門。
九林禪院的大門普普通通,門樓不高,門匾也不大,門匾上“九林禪院”四個字據說是唐朝女皇武則天御筆題寫。別看門不大,大門兩面的廟墻上掛的牌子可不少!最大的一塊白底黑字的木牌是“蕪城市佛教協會”,其它大大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