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回 橫行無腸客,碩碩卑人蟲(上)
因為有風君子這么一層特殊的關系,張榮道才會親自出馬處理市區防洪墻工程,榮道集團平常的其它事張先生是不走上前臺的。但張先生畢竟要在蕪城做生意,想把生意做大或者做的太平,不結交當地官員是不可能的。別的官員可以不理會,作為蕪城的一把手的市委書記楊大同,張先生卻不可能不打交道。我在楊大同家里親眼看見過的一幅畫,是張先生親手所作送給楊書記的。
那次去楊書記家的機會很偶然。楊書記去外地開會不在家,保姆也放假了,家里只剩下楊小康一個人。楊小康非要拉著我和風君子去他家玩,推辭不過我就跟著風君子去了。在楊書記的書房里我看見了一幅畫,是一幅工筆彩墨花鳥。我雖然不太會品畫,但也能看出這幅畫的用筆不俗,不是出自常人之手。而且這幅畫的內容比較特別。
一大片杜鵑花叢生長在清泉水畔,水岸邊有兩只金鰲蟹爬過,地上還留下了淺淺的一串足跡。這幅畫畫的是蕪城的一大景觀和一大名產——杜鵑花與金鰲蟹。再看畫面留白處題記小字:“杜鵑盛而金鰲肥,樂見物產豐足、百業興旺”。這樣一幅畫送給當官的還真合適。我注意到此畫的題頭是贈楊大同先生,落款是張榮道。這居然是張先生的畫,他還擅長丹青!難怪當初我拿著徐熙的古畫找到他,他一眼就能認出來。
我看這幅畫的時候風君子也在看,我發現他的表情很古怪——很想笑又竭力忍著。這幅畫有什么不對嗎,風君子怎么會是那副表情?我又多看了幾眼這才恍然大悟!螃蟹爬過花叢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橫行鄉(香)里的意思。張先生想罵人又不直接開口,用這種皮里陽秋的筆法!可笑楊大同書記沒有看出來,就這么掛在書房中。沒看出來也正常,一般俗人還真想不到這些。
“風君子,聽說知味樓招牌上‘石記’兩個字是你寫的。上次有個書法家陪我爸去知味樓吃飯,那書法家一眼看見就佩服的不得了。我父親最喜歡收藏字畫了,不論是何人所作,只要是評價高的東西他都喜歡收藏。你今天既然來了,也留一幅字吧?”
我和風君子在看畫,楊小康已經在寬大的書桌上放好了筆墨紙硯。他要請風君子留一幅字,風君子謙虛了一番還是答應了。風君子站在桌前,閉著眼睛沉思片刻,提筆揮毫在宣紙橫幅上從右到左寫下了龍飛鳳舞的六個大字:“青天更高十尺”。再看落款竟然是“忘情公子”四個小字。
“青天更高十尺”這六字行書每個字都有足球大,寫的是神采飛揚氣韻不凡,楊小康連聲稱好。我看了之后一度有點疑惑——用“青天”二字形容當官的是自古以來的美譽,他居然還加了“更高十尺”四字。馬屁都拍上天了,這也不是風君子一貫的作風啊?這字顯然不是寫給楊小康的,而是寫給他父親楊書記的。楊書記這個人我不了解,但總不能是比包公還要好的官吧?風君子也不是這么捧臭腳的人啊?小小年紀阿諛過分了!
直到從楊家告辭走出市委家屬大院的門口,我才突然反應過來!扶著一棵樹捂著肚子把一股狂笑之意硬是咽了回去。天地恒古,青天朗朗怎么會莫名其妙高出十尺來?如果青天真的高了十尺,那只能有一個原因——腳下的地面讓人刮去了一丈!而“刮地皮”這種說法是自古以來對貪官、贓官最典型的罵語。風君子和張先生這一老一少,風格上倒是蠻般配的。
以我的身份沒有機會了解楊大同這種高官。但風君子的家庭是干部圈子里的,他應該比我清楚的多。張先生是蕪城老江湖了,對楊大同了解的也會比較透。他們都用這種方式給了評價,看來楊大同不是個好官,恐怕連個好人都算不上。而我這種猜想不久之后就被驗證了——
……
風君子在知味樓鬧事之后消停了沒兩天,又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