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新聞中的老外拿著樹龍蝦的照片時,丁齊又愣住了。圖片非常清晰,用手指拉大之后可以看見這種竹節蟲的很多細節,這種蟲子他小時候分明見過很多次。
父親在世的時候,經常帶他去鄉下老家看望爺爺,有時寒暑假他還會在大伯家住一段時間,經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鉆山林玩。他見過這種竹節蟲,有的體形比新聞照片上還大,恐怕不止十二厘米。
這種東西并不常見,只是偶爾能發現,但是鉆山林的時候多了,見過的次數加起來也不算少了。老家那里的鄉民不是生物學家,他們就叫它樹蟲子,據說還可以烤著吃。但丁齊并沒有烤過樹蟲子吃,因為他不太敢抓。
樹龍蝦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竹節蟲?那丁齊小時候見過的樹蟲子比新聞照片上還要大,而且形狀包括細節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應該就是樹龍蝦。生物學家宣布已滅絕了八十年,看來就算沒有南太平洋的最新發現,這個結論也很可能是錯的。
生物學界的調查是基于統計學結論,多少年內沒有出現過可信的目擊報告,便可宣布某一物種已滅絕。但實際上在很多偏遠地區,有些人見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物種,既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更沒有想到什么生物學調研結果。
想到了老家山區見過的疑似樹龍蝦,丁齊又想起了另一種動物,此物學名麋鹿,俗稱四不像。丁齊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生物學界對這個物種的調查結論,很多年來其實一直都是錯的。這種錯誤當然不是科學研究角度的錯誤,只是統計學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
丁齊的大伯七、八十年代參加農田水利建設的時候,就在山里好幾次親眼見到麋鹿。近年來家鄉一帶的生態環境又變得越來越好,麋鹿出現的蹤跡也更多。后來丁齊也親眼見到了野生的四不像,他不僅見過,甚至還吃過呢!
麋鹿在當地被稱為“燜子”,丁齊不知道字怎么寫,只知道讀音,這是家鄉山區的土話。記得有一年過年回老家,就有鄰居在山上獵了只燜子回來,全村每戶人家都分到了肉吃。丁齊當然也吃了,味道相當不錯!
野生動物如今是受保護的,偷獵被抓住了將受重罰,但是在山區農村,這種事時有發生,打個野豬、套只兔子啥的,只要不太過分,執法部門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都是鄉里鄉親的,而且鄉派出所也就那么幾個人,哪能全部管得過來。
當地的野味,素來有獐、麂、鹿、兔的說法,排名順序是根據美味程度,也就是說獐子最好吃,麂子其次。其實燜子肉也非常好吃,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