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蕙語提到了一個專用術語叫地表徑流,其實就是水指在地表匯集成的溪流與江河。不論是什么原因,假如不小心流落于陌生的野外,根據荒野求生的法則,首先要尋找的就是地表徑流,假如附近有人煙的話,沿著溪流就能到達有人居住的地方。
但在特殊的地形地貌中,泉流未必都會在地表上,業有可能從地表消失形成地下河,所以這種尋找既要憑經驗也要看運氣。孟蕙語還提到了人煙,假如按這種方法想找到有人煙的地方,前提是這里得有人居住。
小境湖中是沒有人煙的。至于大赤山,里面只住著一個魏凡婷,因為她的規模較小,就相當一戶碩大無比的人家。眼下還不清楚琴高臺的地界有多大,但看眼前的景象,恐怕也不比小境湖小啊,而他們身處的位置,好像在崇山峻嶺深處。
丁齊想了想答道:“這里弄不好還真有原住民。”
畢學成追問道:“什么樣的原住民,是這個世界的土著嗎?”
丁齊:“有可能是古時進入這里,并在此定居的人。我小的時候,聽過這一帶的一個傳說……”
丁齊小時候聽過什么傳說?老人講的故事。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自廣西起事,一路北上攻占了長江中下游,一度定都南京改名為天京。后來太平天國被清政府剿滅,天京陷落,有一支五萬人的殘部撤退到涇陽縣境內。曾國藩的湘軍在半個月后掩殺而至。
但是大戰并沒有爆發,這支太平軍就在涇陽縣突然離奇地消失了,湘軍遍尋山野搜尋不得。有人說這支軍隊是躲到山洞里去了,但這不是一、兩個人啊,而是幾萬大軍,哪個山洞能躲得下、哪片山谷能藏得下?
但無論如何這支軍隊就真是憑空消失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再也找不到,留下了一個歷史謎團以及當地的傳說,據說他們撤退時還帶著很多財寶。
聽了這個故事,畢學成瞪大眼睛道:“桃花源記啊!我們是來到桃花源了嗎?”
丁齊:“我只是聽過這個故事,并不能確定傳說就是真的。就算傳說是真的,也不能肯定那些人是來到了這里,只是有這個可能而已。”
孟蕙語:“假如他們真的到了這里,又是怎么進來的呢?”
丁齊:“既然我們能進來,理論上他們就也能進來,可能是用了別的辦法。”
葉言行:“那么小的一個山洞,五萬人馬是怎么進來的?”
丁齊:“那個山洞其實不小,只要搭好斜梯、隊列不間斷,速度可以很快的,一天進個萬把人沒問題。而且傳說中的數字往往很夸張,也未必有五萬人那么多。我說這些就是讓你們有個思想準備,這個方外世界中很可能有人……我們先去找溪流吧。”
盡管心中意識到麻煩不小,但丁齊表現得越來越鎮定,他很清楚自己是三名弟子的主心骨,只要他不慌亂,這三名弟子就不會驚慌失措。剛才他一直以提問的方式問三人該怎么做,看上去就像師父對弟子的考驗與試煉。
想尋找泉流,應該往兩山之間的低谷中走,而且隨時注意聽聲音。丁齊左手持長棍,右手拿著一把砍刀在前面開路,并叮囑三名弟子注意周圍的植被,看看有什么植物都是他們平常認識的。
走出不遠后,三名學生手中都拿了一根細長的竹枝,尖端帶著連葉小叉很有彈性,在手中稍一抽動就可以發出哨音。野地里行走,這是用來驚走和驅趕蟲蛇的。
背著包走沒有路的山野,丁齊還要時刻關注后面三名弟子的狀況、尋找合適的路徑,所以他們的速度很慢。幾人已經把外套都脫了下來,因為季節不對。他們進來的時候外面已經入冬了,雖然涇陽縣一帶的天氣不算太冷,但也穿了外套和毛衣,進來之后就覺得熱了。
大約用了一個小時,他們走到了谷地中央,丁齊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