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博物館。
燒制官窯瓷的大師傅孫茂海正在擦拭幾件瓷器的表面灰塵。
他用的是專門的擦布,柔軟細膩,不會對瓷器造成任何的損壞。
他燒瓷器燒了十幾年,把畢生的心血都凝聚在瓷器之中。
這個時候,他的徒弟吳路忽然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師父,今天我朋友在網上看到個視頻,有民間手藝人在燒官窯瓷,燒得特別漂亮。”
吳路一進到展廳,就立刻向孫茂海說道。
聽到吳路的話,孫茂海沒怎么當回事,只是說道:“少看些網上的東西,很多人說是手藝人,不過是會點兒皮毛然后嘩眾取寵,連拉坯都拉不好,全是破綻。”
“還有,你上周做了多少瓷坯,修完之后幾件能達到標準啊?”
面對孫茂海的質問,吳路撓撓頭,道:“做了二十五件,十五件能達標。”
然后,吳路想了想,又是把手機遞過去,說道:“師父,這視頻您看一下吧。他的拉坯和修坯非常厲害,還要上釉的過程,也很專業。”
“這人很厲害的。”
見吳路這么堅持,孫茂海拿過手機,然后播放了手機上的視頻。
手機的視頻,是趙辰傳在B站的視頻。
視頻一開始,就是趙辰在向大家科普南宋官窯瓷的美學特點和制作的方法。
視頻很精美,專場也很漂亮。
而且趙辰也知道現在的人耐心不多,所以講解部分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然后,是趙辰的拉坯過程。
旋轉的陶泥在他的手中慢慢變成一尊窄口玉瓶,整體形狀非常完美,甚至沒有一點能挑出毛病的地方。
視頻快速的切過,趙辰又連續做了其它四個瓷坯。
孫茂海已經滿臉都是驚嘆之色。
“這小伙子手法真不錯,是個好苗子。”
“吳路,你還不好好努力,這人看著也就二十歲多一點,他的拉坯技巧都這么嫻熟了。虧你還是博物館在職的官窯瓷學徒。”
孫茂海一邊贊嘆,一邊恨鐵不成鋼的教育吳路。
吳路只能連連點頭。
接著,畫面切換了幾個漂亮的場景。
然后,下一個畫面是趙辰上釉的畫面。
看到趙辰桶里的青色的釉,孫茂海頓時把手機拿近了一些,仔細的看著。
“這釉很不錯啊,顏色比博物館配的還好。”
孫茂海低聲喃喃道。
畫面中,趙辰多次上釉、多次低溫素燒,一點一點燒制,來來回回總共燒了九次。
由于是視頻,視頻中上釉的畫面省略了很大一部分。
只能看到趙辰每次上釉的大概樣子。
孫茂海越看越是心驚,他的瞳孔忍不住微微瞪大了一些。
孫茂海自然知道南宋官窯瓷需要多次燒制,但是,他一直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明明一次上好釉就可以燒得很漂亮了。
幾天前的那一窯瓷器,孫茂海都只是上了兩次釉。
胎薄釉厚,是南宋官窯瓷的典型特征。簡單說就是瓷器的坯子壁非常薄,釉則很厚,燒出來的瓷器就更顯得內斂大氣一些。
視頻的最后,是趙辰取出五件瓷器的畫面。
等畫面出現五件瓷器的特寫后,孫茂海點了暫停。
他細細的端詳著視頻里的瓷器。
顏色、造型、釉的分布,都堪稱完美。
而且,從視頻中看,這五件瓷器都是真正的極品官窯瓷。
孫茂海看完了視頻后,沉默不語。
從技法、到釉色、再到成品,全部無可挑剔。
如果視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