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景點看看星星去,聽說西奘那邊的高山上星星很亮,還能看到淡粉色的銀河。”
趙辰憧憬著那樣的場景。
古時候的科學并不發達,那個時候的人們一到了晚上,就能看到頭頂的滿天星光。
于是,天宮、銀河、神仙的美好愿望便在星空中誕生。
趙辰來到這個世界后,在科學中尋找到了星空的答案。知道原來每一顆星星都是天體,有的會如太陽一樣發光,有的只會反射其它恒星的光芒。
人類在宇宙無數的天體中,不過是非常渺小的存在。
但是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太空的步伐。
從衛星、再到空間站、載人航天......
實際上,在21世紀的今天,已經實現了很多在古人眼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趙辰已經習慣于新世紀的生活,他有時候心中也會有很多感慨。
日子在慢慢變好。
他的手藝被很多人看到。
人們開始了解宋朝五大名窯的故事,以及五大名窯之外,同樣很有名的建窯的天目盞和曜變天目的故事。
宋朝的文化是華夏傳統文化的的一個頂峰。
這些優秀的文化,理應被更多人了解。
......
兩天后,晚上七點,新聞聯播。
當天的新聞聯播,播報了關于慶祝華夏航天文化藝術展的事情,并且,還在新聞中提到了曜變天目。
主持人說道:
“15號上午,華夏傳統文化協會聯合華夏航天局、華夏文化局,舉辦‘慶航天事業、揚華夏風采’文化活動。”
“此次活動,是為了慶祝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太空站生活半年重返地球,以及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載人任務而舉辦。”
“活動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文化藝術展品,其中失傳九百年的宋朝國寶曜變天目茶盞的出現,成了這次活動最大的亮點。”
“據悉,曜變天目誕生條件極為苛刻,并沒有任何確切的復刻手段,此次在民間手藝人的手中復刻成功,也是對華夏航天最好的祝福。”
主持人在說主持詞的過程中,新聞的畫面閃過了趙辰在三寶陶藝村制作曜變天目的畫面。
這個畫面大概有五秒左右。
接著,是曜變天目被放在一個玻璃展柜里,一大群航天人和領導圍觀的場景。
攝影師還給了曜變天目一個特寫。
只見鏡頭中,一碗黑色的茶盞中有數不清的色彩轉動,像是五彩斑斕的黑。
一碗茶展猶如宇宙一樣。
從太空歸來的三位宇航員也參加了這次文化活動,他們圍在茶盞的旁邊,滿臉都是驚嘆。
觀看新聞的觀眾也被這茶盞吸引。
現如今每天看新聞的,要不是軍隊的人,要不就是關心國家大事的中年大叔。
“這茶盞確實漂亮!”
“曜變天目,和航天主題簡直就是絕配,在這個時候它能重現,這真是華夏的氣運!”
“那個手藝人,身上絕對背負著華夏的氣運。”
一個中年人看著新聞,在一旁贊不絕口道。
他的孩子今年上高二,這個時間點跟著他一起看新聞換換腦子,孩子一眼就認出這新聞里的人是趙辰。
“爸,哪有什么氣運的說法,你這太迷信了。”孩子笑著吐槽道。
“你別不信,這東西說不準的。”
“你要這么說,那這個手藝人是不是氣運之子。”
“氣運之子?真有可能是。”
......
很多家庭在看新聞,都在討論著關于曜變天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