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基以來若干歷史事件的決議》,給建文政權(quán)定個性,宣揚自己奉天靖難的合法地位,類似的意思。
朱高熾想了想,說道:“正監(jiān)修官,肯定得曹國公來掛名?!?
遠在日本正摟著藝伎的五星天皇麥克景隆,此時又打了個噴嚏。
有一說一,李景隆跟麥克阿瑟真的很像。
三流的將領(lǐng),二流的統(tǒng)帥,一流的政客,頂流的演員。
這種人讓他帶兵打仗,純屬浪費表演和外交、政治天賦。
楊士奇、楊榮、胡儼三人,均對此表示同意。
沒辦法,修《太祖實錄》這種事,必須曹國公李景隆來掛名。
為什么?
其一自然是因為曹國公李景隆,是開國勛貴的諸公爵中目前地位最高者,也是實際上的領(lǐng)頭羊,論資歷即便是魏國公徐輝祖,都要稍遜一籌。
其二則是曹國公李景隆是靖難之役的關(guān)鍵先生,可以說李景隆的作用,在這場持續(xù)四年的帝國內(nèi)戰(zhàn)里,已經(jīng)拉到了最滿。
李景隆作為幾乎見證了靖難之役從開始到結(jié)束全過程的“帶投大哥”,必須要挑頭替朱棣背這個修改史書的黑鍋。
“副監(jiān)修官呢?”朱高熾又問道。
楊士奇沉吟片刻道:“幾位資歷尚書,誰來掛名應(yīng)該都可以.茹尚書可能好一點。”
朱高熾點了點頭,說道:“兵部的茹尚書,吏部的蹇尚書,戶部的夏尚書,都一起報上去,讓父皇去選。”
“重修《太祖實錄》的總裁官呢?”
聽到這個問題,幾人齊齊看向今晚還空著的一張椅子。
即便幾人或許心頭有那么一絲地不服氣,但是誰都知道,只要解縉在,那么修撰任何史料,總裁官的這個位置,都是解縉的。
解縉是很狂浪,但他確實有這個資本。
解縉,是這個時代最為才華出眾的才子,甚至可以說是獨一檔的存在,這一點,天下皆知。
單論才學,沒有人能壓過解縉一籌。
半籌都沒有。
“解侍讀還沒回來嗎?”
朱高熾看了看外面已經(jīng)黑下來的天色,有些詫異。
解縉被皇帝派去詔獄掃盲班旁聽,也就一個時辰的時間吧,即便算上回來,肯定也綽綽有余了。
會因為什么耽誤了呢?
結(jié)果,說曹操,曹操就到。
宦官急匆匆地跑來,稟報道:“殿下,解侍讀求見!”
“快讓他進來?!?
不多時,解縉急匆匆的腳步聲就傳了過來。
人未到,聲先至。
“殿下,大事不妙了!”
PS:從明天開始,更新時間改成晚上23:45哈~每天爭取都多更一些。
感謝蛋靈帝的上盟.這是我私人最喜歡的歷史作者,不用我介紹了,《覆漢》《紹宋》《黜龍》本本英雄氣,崇拜g~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