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治天下,便是因為朝廷很難控制各地的底層官吏該如何治理,甚至完全做不到考核因此,朝廷越想做些什么,就越容易出錯,越會導致百姓的日子變得更苦,所以雖然文景之治的時候地方豪強做大,可百姓的日子,總歸是漸漸地稍好起來的?!?
說白了,黃福的治政理念就是四個字。
——“別瞎折騰”。
這卻無疑是不符合朱棣的脾性的,但朱棣也沒有怪罪他,畢竟每位尚書在這種討論重要國策的場合下,都有發言的權力,皇帝也搞不了一言堂。
五位尚書已經發言,三個反對,一個支持,一個中立。
朱棣看向了最后一位沒有發言的尚書,戶部尚書夏原吉。
“夏尚書怎么看?”
“臣反對,但支持。”
夏原吉的回答,讓眾人一陣恍惚。
夏尚書這是嘴瓢了還是腦袋糊涂了?
“臣之所以反對,是因為蹇尚書說的話有道理,不扶持新的得利階層,確實無法變法?!?
“還是以王安石變法舉例,迫于宋神宗的壓力,變法為了快速見成效,也是為了堵住司馬光等一眾變法反對者的嘴巴,王安石在缺乏變法班底的情況下,被迫用自己的親屬和不少投奔來的見風使舵之人,其中既包括王安石之子王霧、姻親謝景溫、女婿蔡卞,也包括呂惠卿、曾布、李定、鄧紹、舒曼、章諄等人?!?
“可沒有一批堅定支持新法的得利階層,光是用這些為了廟堂私利支持變法的人,王安石怎么可能變法成功?”
“自古以來,變法者沒有空中樓閣可以成功的。”夏原吉嘆道,“齊桓公管仲變法,乃是以巨商豪賈地主來對抗卿大夫階層;秦孝公商鞅變法,乃是以耕戰為基礎的軍功階層來對抗秦國舊貴族階層;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亦是以儒生來對抗漢初軍功貴族;西魏宇文泰變法,則是建立了關隴門閥體系來對抗鮮卑舊貴族?!?
“反觀王莽、王安石,難道不都是圣人一般的品行嗎?在私德上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呢?可私德無損,與變法做事成不成,卻絲毫沒有關系說到底,還不是因為王莽的新朝是繼承自西漢,沒有自己新的得利階層;王安石更化全仰賴宋神宗支持,也沒有自己真正有力的支持者。”
夏原吉的觀點說完,眾人愈發地懵了。
夏原吉反對的意見,確實跟蹇義別無二致,說的也是極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說清楚地不能再清楚了。
歷朝歷代變法更化,成功是因為什么成功,失敗是因為什么失敗。
但夏原吉既然說的這么清楚,為什么又要說“但支持”呢?難道夏原吉也是一個像鄭賜這樣的佞臣?
可夏原吉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很快,夏原吉就解釋了他為什么支持的原因。
“臣反對,便是因為上面所說的這個原因?!?
“但因為一個人,所以臣支持?!?
此言一出,雖然解釋了,但眾人反而愈發迷惑了。
這里面,心思轉動快的,譬如李至剛、解縉、楊士奇等人,幾乎剎那間就想到了夏原吉究竟是因為哪個人,才會支持更化變法。
——姜星火!
只有這一個理由!
正是因為這一切,都是姜星火提出的,所以夏原吉才會選擇無條件地相信,姜星火一定想到了解決之策。
你能想到,我能想到,姜圣想不到?
而就在這時,回過味的李至剛也不再猶豫,當機立斷地表態道。
“臣剛才沒說清楚,臣亦是跟夏尚書一樣的想法,雖然覺得變法確實有要隘之處未能解決,但因為那個人,臣支持!”
剎那間,形勢翻覆!
六部尚書,三個反對,三個支持!
“臣有一言,不吐不快。”刑部尚書黃福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