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尋常的布政使可以摸魚,可是兩個皇子為了自己的皇位必然不能摸魚啊!
“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
朱高熾猶豫了剎那,開口問道:“若是更化變法措施的推進情況,尚且有個確切的衡量標準,可是人口、糧產、經濟、文教,若是真的為了發展而發展,豈不是會出現各種亂象?”
朱高熾沒有點透,但在場的人都明白了他想說的是什么意思。
譬如人口,如果人口這個指標成了兩個皇子爭儲的指標之一,那么手段糙一點,會直接從其他地區搶人,手段潤一點,則是以利誘之,誘使邊境上的其他布政使司的居民過來。
這種手段,在唐代楊炎兩稅法更化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為了引誘“客戶”到自己的轄區,從而增加政績,唐代的各地官員紛紛推出了各種移民優惠政策,以一些蠅頭小利,誘惑老百姓移民到自己的轄區內。
而糧產、經濟、文教,同樣會涉及到倒賣糧食、強征暴斂、科舉舞弊等種種亂象。
說白了,如果拿指標去考核兩個皇子,并且激勵是儲君之位。
那么就千萬不要高估人的自覺性了。
朱棣的指節,有規律地一下一下敲擊著椅子的扶手,他看著坐在下首的朱高熾。
朱棣忽然說道:“老三。”
“兒臣在。”
一身斗牛服的朱高燧收起堪輿圖卷軸,躬身應道。
“父皇交給你個任務。”朱棣慢條斯理地說道,“你兩個哥哥,誰做錯事,不論是給自己臉上貼金,還是給別人臉上抹黑,都要警告。”
“事不過三。”
朱棣的話語雖然風輕云淡,但卻是讓朱高熾和朱高煦齊齊心頭一震。
明面上,朱棣把監察的事情交給了老三。
可誰知道朱棣還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誰?
想要耍小動作,不論是自己作弊,還是給別人潑臟水,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天衣無縫。
被查出來,別說什么事不過三,只要有一次,朱棣無疑是會失望的。
而最終的指標結果,其實遠沒有朱棣的態度重要。
換言之,耍小動作的損失,已經大到了兩個皇子都承受不起的地步。
朱高熾沒話說了,但朱棣身后的朱高煦,此時卻說道。
“俺也有話要說。”
朱棣頭也不回:“伱且說罷。”
朱高煦倒也干脆,半點都不遮掩。
“這不是誰到北直隸誰倒霉嗎?”
面對這個靈魂疑問,幾位尚書只得感嘆二皇子果然如傳說中一般耿直。
但感嘆完,幾人也有些好奇,這個聽起來頗為難以解決的問題,道衍是如何解決的。
如果解決不了,那就真成了一方必輸的局面了。
畢竟北直隸在方方面面,跟南直隸差的都有點多。
“非是如此。”
道衍此時又從他那仿佛有“袖里乾坤”一般的黑色袈裟大袖中,掏出了一份材料。
嗯,裝東西的口袋其實不在袈裟,而在內襯的肘部袖子上,是個朝斜上方的內襯口袋,盛物后只要不劇烈運動,口袋都是自然下垂,但會有略微的凸起。
而古代“捉襟見肘”這個詞,其實是指人太窮,做內襯為了省布料就不做肘部袖子,也沒有內襯口袋,一摸外衣直接能摸到里面赤著的手肘。
“兩袖清風”也是這么來的,指的是兩個內襯袖子里面的肘部袋子沒錢,可以隨便搖袖子扇風。
說回正題,道衍掏出的材料,正是之前在戶部值房委托夏原吉統計的南京周圍的大中小地主的數量和比例,以及地主和佃農、自耕農的比例,還有自耕農里面的富裕農民、正常農民、貧苦農民的數量和比例。
除此之外還有南京周圍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