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要能不斷地向外拓展,那么內部的苦難,總會少一些。
只要比沒有他的世界少一些,對于姜星火來說,也就夠了。
更何況,如果真到了需要屠龍的那一天,自己所傳承下的這把屠龍刀,也定能綻放光彩。
回過神來,姜星火指著地上的公式繼續說道。
“而左邊的部分,制造商品的原材料成本是必然支出的,手工工場主要求的利差,則體現為‘等量投入要求等量回報’。”
“這幾個字,也是為什么我說低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業,同樣難以形成壟斷的原因,你們仔細品一品什么意思。”
新歪脖子樹下,三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思考。
這一輪,鄭和的腦子動的很快,他很快便“品”明白了。
“姜先生是說,如果低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業,生產的商品價格達到甚至超出了‘等量投入要求等量回報’,那么一定會有很多的手工工場主擠進來。”
“接下來”
朱高煦接過話來:“接下來一堆人擠進來,因為技術門檻低,所以都開始生產同一種商品,根本壟斷不了。”
卓敬亦是捻須道:“商品很快就開始不值錢了,等商品不值錢,達不到甚至遠低于‘等量投入要求等量回報’,剛剛擠進來的人就會走,也就更沒什么壟斷可言。”
“妙哉!妙哉!”
卓敬撫須大笑。
“所以,想要反壟斷辦法很簡單。”
姜星火給出了他的答案。
“只需要朝廷出臺一部《反壟斷法》,我相信以朝廷的力量,在數百年內,手工工場主都不可能沖破《反壟斷法》的限制。”
如果是手工工場主階層當權的國家,那么所謂的反壟斷自然就成了“堂下何人,膽敢狀告本官?”
但從農業國進化為工業國,不代表政治制度也跟著進化,事實上,這是一個相對滯后的過程。
而在這個極有可能持續數百年的過程里,姜星火分析過,大明的當權階層,是由地主階層演變來的“新貴族”。
這些“新貴族”,即有工業利益,也有農業利益,同時掌握著軍隊和國家機器,這也就意味著,手工工場主階層,在他們面前還是太過弱小,沒有數百年的發育,很難真正登上權力的舞臺。
在這段時間里,由“新貴族”主導的《反壟斷法》,是一定能夠極大程度上限制壟斷的。
當然了,如果“新貴族”自己下場搞國家壟斷,那也無話可說。
但不論怎么說,面對卓敬這個地主階層官僚士大夫提出對工業化的疑慮,姜星火總歸是給出了自己的應對辦法。
而且這個應對辦法,在近現代歷史上來看,也是確實行之有效的,甚至可以說只要執行的好,那么是不會過時的。
姜星火緩緩說出了《反壟斷法》的內容。
“第一,同一行業上中下游,不得同時被控制,否則強制拆分。”
“第二,高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業,必須實現充分競爭。”
——————
密室中,聽著擴音墻壁上傳來的聲音,六部尚書終于不再無動于衷。
為什么農業國時代反田地兼并這么困難?
原因就在于剛才所說的那點,田地是可以自循環的。
也就是說,我找塊地方從播種到種植到收獲,都不需要離開田地,完全實現了在這塊田地的自循環。
而工業國時代反產業兼并則不一樣。
任何工業制成品,都是需要上下游的。
朝廷只需要掐住上下游節點,某個產業就無法形成壟斷。
而按照姜星火的這套令人甚為嘆服的理論推演,可以輕易地得出一個結論.手工工場主追逐利差的本能,本身就會讓低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