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宇是半欠著身子坐在首座上的,原因也很簡單,他騎馬晝伏夜出,五個晝夜疾行數百里,髀肉早就被磨爛了。
雖然比不得當年三國夷陵之戰時,六十二歲的劉備一口氣跑完七百里山路平安回歸白帝城,但以白天宇這腦袋都快要埋土里的歲數,這段路程也是快要了他的老命了。
相反,姜星火走的是浩蕩水路,吳淞江淤塞的厲害,江面平緩寬闊,所以不僅沒遭什么罪,而且一兩日的工夫就到了太湖前線,用順著大黃浦運下來的華亭縣糧食糧食解了明軍的斷炊之急。
是的,此時距離那場夜襲戰斗,已經過去了五天了。
而除了糧食補給送上來以外,對于明軍還有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隨著雨勢的減小,陸上運力也開始慢慢地恢復了,之前囤積在滸墅關一線的物資,逐漸小批量地轉運了過來。
由于北線可用的陸上運力還是頗為有限,因此,糧食等能從吳淞江運來的物資,優先級就被放到了靠后的位置上。
很多非糧食類的物資被優先運送到了前線。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軍的數十門新式青銅野戰火炮,以及兵仗局趕制出來的改良版熱氣球。
剛才從低空中播撒公告文書的,就是這批改良版熱氣球。
事實上,正是因為明軍終于開始積攢夠了發動總攻所需的后勤物資,所以,心理戰也就一馬當先地展開了。
而白天宇的手上,自然也有份一模一樣的公告文書。
跟《與陳伯之書》不同,姜星火為了讓太湖前線白蓮教叛軍和被裹挾的百姓能看得懂、聽明白,寫出來的自然是要多大白話有多大白話。
文學性不值一提,但是真挺戳心窩子的。
尤其是,這封公告,是以白蓮教圣女唐音的名義發出的!
不管是真是假,這對于白天宇的威望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端著公告文書,再回想起他在上海縣城里的慘痛的失敗,白天宇越看眉頭蹙得越緊,越看越覺得心驚。
“姜星火此子,端地是個棘手無比的敵人。”
白天宇心中念頭閃過。
但好在其人終歸是有些梟雄氣度的,倒也沒有當場失態,調整了幾下呼吸,便平靜了下來,見白蓮教收編的舵主、堂主們都來了,便開始審視起了進來的這些人。
丁小洪和他的舅爺,就是在此時看到的他。
又過了半柱香的時間,全部被召集的白蓮教的舵主、堂主們都到了。
各路豪杰頭領聚齊一堂,這場擴大規模的軍議,顯然就要決定整個白蓮教叛軍最后的命運。
是戰是走,戰要如何戰,走要往哪走,總該有個計較。
雖然有些小勢力的頭目還不認得白天宇的模樣,但諸如青龍幫等規模較大的勢力,是都認得這位在江南綠林威名卓著的老前輩的。
白天宇的資歷奇深無比,他早年參加過紅巾軍,是張士誠部余孽,洪武時期逃亡日本,帶著一票人馬參與了日本的南北朝內戰,建文時期回歸大明,開始整合白蓮教,并趁著靖難之役建文帝無暇顧及的機會,將死灰復燃的白蓮教進行了大肆發展。
這種老牌反賊,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眼瞅著馬上活不了幾年了,也不打算安享晚年,而是要扛起大旗繼續造反,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實現畢生理想,也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初心不改了。
當然了,白蓮教精銳的夜襲失敗,被明廷國師姜星火一網打盡的消息,也早就傳播了開來,這也是為什么丁小洪的舅爺等人,一致認為白蓮教長久不了的原因。
手頭的精銳都讓人一勺燴了,拿什么反抗?靠這些綠林土匪、水賊和少部分白蓮教武裝組成的不到兩萬的軍隊嗎?別開玩笑了。
但不管怎么說,哪怕眼下局勢很不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