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
朱棣失笑道:“你個小猴崽子,這輩子怕是費勁了,你得知道,這世上沒什么人有國師那般的才學,這種人一般只存在于傳說當中,若是非要深究,那或許你太爺爺時候的誠意伯劉伯溫,有幾分類似的能耐。”
“喔。”朱瞻基顯得有些遺憾。
“不過你也不用沮喪,當皇帝的人,不需要有世界上最出眾的才學,皇帝需要俱備的東西,跟大臣需要的,是恰恰相反的。”
朱瞻基抬起頭來:“皇爺爺,為何這樣呢?”
“漢太祖高皇帝曾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可你要知道后一句。”
朱棣笑道:“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你爹能處理政務,你二叔能帶兵打仗,你三叔能做諜報,老和尚能出謀劃策,國師能理財變法作為一個皇帝,難道你要既能處理政務,又要帶兵打仗,還得會諜報會謀略,最后還能理財變法嗎?不可能的;那若是臣下有哪方面比你強,你就要嫉妒嗎?也不可能的。”
朱棣語重心長地說道:“做一個好皇帝,不是靠天賦,而是靠毅力和智慧。這兩者缺一不可,而想要把這兩點都具備,并且將其發揚光大,則必須要付出常人難以忍受的辛苦,你明白嗎?”
朱瞻基有些似懂非懂,他不明白當皇帝,需要什么毅力和智慧。
“就比如說,你的太爺爺吧。你太爺爺從登基那時起,就不停地學習,不停地批閱奏折,每日要處理政務許久,為的就是不被下面的人蒙騙,而一個偉大的皇帝,往往不是幾年的事情,而是要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的這般勤勉,而這種勤勉,其實就是毅力歷史上哪個明君,不是這樣自己靠著毅力,牢牢地掌握著朝政呢?”
朱瞻基雖然聰慧,但到了這種話題,顯然又迷糊了,他小聲問道:“可是皇爺爺并不似太爺爺那般每日都埋頭在朝政里。”
“你皇爺爺我呀。”朱棣指了指自己的臉,“像你太爺爺,不過你皇爺爺我可沒你太爺爺那般的命苦,雖說這一路走來也遭遇過很多坎坷,但是看現在的樣子,像有什么問題嗎?你皇爺爺我身體康健,無病無災,每日除了睡覺吃飯、練武和處理政務,便再無別的事,皇爺爺還要活三十年呢!你以為放權就不是一種智慧了?”
朱瞻基懂了,但沒完全懂。
朱棣也不管他聽不聽得懂,反倒是像登基一年多以來,對自己新的職業生涯的階段性感悟和總結。
“當皇帝,最大的智慧就是拎得清什么要抓,什么要盯,什么要放。”
朱瞻基試探性地說道:“所以皇爺爺是抓著兵馬,盯著政務,放開財政。”
“對嘍。”
朱棣贊許道:“劉邦為什么不擔心出主意的張良,也不擔心足兵足食的蕭何,偏偏擔心將兵多多益善的韓信呢?原因就在于,他這個皇帝,韓信也有能力當,你不要以為是笑話,劉邦大半的天下,可都是韓信打下來的,都已經到了決戰前就封齊王與他這個漢王并肩的地步了。”
“打仗得花錢不假但從古至今,就沒有哪個商人是能成事的,這天下的事情,并不是錢能決定的,所以若是你以后當了皇帝,你也得曉得,錢很重要,不管對于朝廷還是個人,都很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軍隊.你太爺爺看起來終日埋頭于政務之中,可你要知道,你太爺爺是牢牢抓著兵馬的,他是一手抓兵馬,一手抓著政務,這大明江山才穩如泰山,而胡惟庸后來看起來權傾朝野,拿過了大半的政務,可最后也不過是被你太爺爺翻手拍死,就是因為胡惟庸從來都沒有真正地掌握軍權,明白了嗎?”
朱棣完成了自己的生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