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的、能服眾的程序,把這個位置給定下來了。
王真是前燕王府的典膳,換句話說,朱棣的廚子總管。
而且王真還不是普通打工人,他是背著行軍鍋跟朱棣一起上戰場的,靖難成功以后,昔日的燕王搖身一變成了皇帝,王真也進了鴻臚寺。
不過一開始他的級別差的還有點多,所以這鴻臚寺少卿的位置,朱棣雖然有心給他,可總歸是不好太過破格的,故此拖延了大半年,又把他提了半級,這樣才勉強說得過去。
“升行人司司副李偉為光祿寺少卿,汀州府推官高致為光祿寺寺丞。”
聽到這個任命,縱使這些官員都是高官,亦是難免竊竊私語了起來。
原因無他,這一組里李偉的晉升,比之前廚子總管都離譜。
如果說廚子總管的晉升還算是帶了些人情,自己又確實努力肯干,李偉就真的屬于一步登天了。
這里要解釋的是,行人司到底是個啥。
行人司,明洪武十三年置,長官為行人(正九品)副手為左、右行人(從九品),后改行人為司正,左、右行人為左、右司副,下面管著三百四十五名行人,洪武二十七年后整個機構進行了升格,都由進士充任,主要負責的是傳旨的工作。
而這個傳旨的工作,跟太監負責的不一樣,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的傳旨。
皇帝一聲令下,頒行詔敕、冊封宗室、撫諭四方、征聘賢才,及賞賜、慰問、賑濟、軍務、祭祀等等事項,行人司都得屁顛屁顛帶著圣旨去跑腿。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搞新政,把行人司廢了,朱棣上臺又恢復了洪武中后期的狀態。
但饒是如此,升格后的行人司司副,還是只有從七品,那也是不折不扣的芝麻官。
而鴻臚寺少卿雖然是從五品,但卻是實權官職,而且通常按照廟堂規則,是可以特賜穿緋袍的。
這相當于連跳了四級,可以說非常夸張了。
而這位,則屬于考成法里優秀中的優秀,是姜星火拿來做“千金買骨”的。
至于汀州府推官高致,鴻臚寺丞是從六品,而推官作為各府的佐貳官,掌理刑名之責,除了順天府和應天府的推官是從六品,其它府的推官均為正七品,從品級上來講,是正常晉升,當然從福建布政使司汀州府那種地方直接調到中樞來,其實算是特別提拔了,不然全國上下那么多的府,有幾個人有機會調進京城里?
不過有消息靈通的人,聽說到的傳言是,高致這個人對荀子之學理解很深,此番調入京師,乃是有大用的。
念完了少卿、寺丞,就輪到“小九卿”了。
所謂“小九卿”,自然是相對于六部主官的“大九卿”而言的了,在洪武朝通常來說并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有人認為應該是太常寺、京兆尹、光祿寺、太仆寺、詹事府、國子監、翰林院,再加上左右春坊;但也有人認為詹事府和左右春坊都是東宮的官署不應該列入其中,而應該加上尚寶司、鴻臚寺、欽天監,可同樣有人覺得現在的鴻臚寺逼格太低,跟漢代大鴻臚差得遠,是各寺里墊底的,而且欽天監跟漢代太史令差的同樣很遠,不能這么算。
雖然各有各的說法,一直沒有官方的定義,以至于有一次老朱開會就鬧出了笑話。
行人司去傳旨,奉旨有“大小九卿共同”之諭,然而一時間竟不知何屬,不得已,就把人都叫來了,氣的老朱火冒三丈。
但發火歸發火,老朱在這種事情上還是講理的,聽了反饋就知道確實沒有明確的定義,于是親自下旨,定下了所謂的“小九卿”,老朱定的就是太常寺、詹事府、京兆尹、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國子監、翰林院、尚寶司這九個部門的主官,都定為小九卿。
“升黃子威為光祿寺卿。”
前松江府知府黃子威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