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五千里(撒馬爾罕到大馬士革距離2800公里),擊敗統(tǒng)治那里的馬穆魯克王朝,而馬穆魯克王朝,正是讓蒙古人物理意義上折戟沉沙的存在。
建文四年,也就是姜星火在詔獄里的那一年,帖木兒帝國于奧斯曼帝國的第二大城市安卡拉擊敗了奧斯曼帝國主力,生俘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幾乎就要兵臨君士坦丁堡。
這兩場直線距離分別為2800公里和2900公里的遠征,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帖木兒帝國的恐怖實力。
要知道,從撒馬爾罕到酒泉、張掖,距離也就是2600公里,到蘭州則是3200公里,誰能保證帖木兒帝國打不到大明呢?
把大明的安全,寄托在帝國君主的死亡上面,顯然是不靠譜的。
如果老瘸子噶了,當然是皆大歡喜,可萬一人家生龍活虎的帶領幾十萬人沖了過來,結果大明一點防備沒有,那事情可就麻煩了,就算動搖不了大明的根本,甘肅、寧夏、陜西等地淪為戰(zhàn)場,那也是對大明國力的嚴重摧殘。
因此,明年北征蒙古,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姜星火搖了搖頭,暫時把這些煩惱甩出腦海里。
“北京的宮殿,倒是得想想怎么修?!?
奉天殿作為宮里的最高級別建筑,通常是登基、大婚、冊立皇后、生日(萬壽節(jié))、出征、大朝會等重要情景才會用,朱棣之所以經(jīng)常在奉天殿跟姜星火見面,只不過是因為他習慣比較特別罷了。
嗯,南京宮城的三大殿叫做正殿奉天殿、中殿華蓋殿、后殿謹身殿,至于為什么跟一般人印象里的名字不一樣,是因為改名都是明仙宗嘉靖從大禮議之后鬧騰出來的,奉天殿改稱皇極殿、華蓋殿改稱中極殿、謹身殿改稱建極殿,而滿清入主中原后,順治為了避諱其父皇太極(大明稱其為黃臺吉),就把皇極殿改稱太和殿。
看著這座廣三十丈,深十五丈,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龐然大物,姜星火倒是琢磨著,要不咱北京直接上水泥吧鋼筋如今有了低磷鋼也不是弄不出來,只是費點事而已。
當然了,這只是想想罷了。
從宮里的回廊下牽了小灰馬,姜星火“噠噠噠”地騎了出去。
那匹大白馬送禮給宋禮了,本來以為會發(fā)生點啥,沒想到宋禮這老小子命格還挺硬,活到現(xiàn)在還每天蹦跶著好好的呢。
想到這里,姜星火一拐彎去了禮部。
“國師好?!?
禮部的官員們,對于姜星火還是比較熟悉的。
這次考成法晉升,姜星火或多或少,也在向自己靠攏的這些郎中、員外郎、主事給予了稍高一點的評價。
沒辦法,基本盤太小,六部里只有禮部和戶部能插得上手,剩下都是別人的地盤,就算想插手也會被人打回來,像是刑部、吏部這種,更是鐵板一塊,所以不用這些人,用誰?大家跟你,都是為升官發(fā)財來的,像是卓敬、夏原吉這種有理想的好伙伴,那實在是太少了。
因此,只要是能力夠用,品行沒有太大問題,姜星火本著應用盡用的原則,都盡可能地利用起來。
總不能因為清高,把人都拒之門外,然后搞的滿朝都是敵人,那就沒法辦事情了。
禮部的新任右侍郎墨麟,這時候還在從北京到南京的路上,所以禮部還是尚書卓敬、左侍郎宋禮管轄著。
看卓敬的房門緊閉,姜星火逮住低頭路過的小吏,問道:“卓尚書呢?”
小吏口中念叨著“看不到我看不到我”,還是被姜星火給抓住了,他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道:“回、回國師的話,卓尚書最近經(jīng)常去欽天監(jiān),大約是在那里?!?
欽天監(jiān)?
姜星火想了想,自從卓敬打算把孫女介紹給他以后,他最近好像就沒太關注卓老頭在干嘛了。
不過沒關系,這趟他本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