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姜星火一桌人衣著看起來有些普通,但是架不住姜星火氣度卓然,若說他是個窮酸秀才,誰信?
故此,當姜星火說“略懂”的時候,反倒沒人以為他是推辭。
“閣下若有見解不妨講講,左右閑來無事。”
年輕人旺盛的好奇心,再加上那一點點該死的勝負欲,令他們非常希望知道姜星火口中所謂“略懂”的內容。
畢竟,要是說不出來,那可就丟人了!
而姜星火既然出來了解現在士林間的思想動態,那么除了傾聽,肯定也是要有一些交流的。
故此,姜星火暗忖,既然他們要聽,那也不介意簡單講兩句。
于是乎,他清咳了一聲,開始侃侃而談:“《王制》之本,在于六經,六經之中義例文句,精粗微顯,參雜紛煩,仿若盤根錯節之樹木,想要理順,必須抓住根本,而六經根本,依《明報》所言,無非便是‘通經致用’四個字而已,而朝廷講‘通經致用’是表,用‘經世致用’才是里。”
姜星火寥寥兩句話,登時便令聰敏的士子,有些撥云見日之感。
這些東西,可都是《明報》里不講的,也不會有哪位先生給他們講,這都得自己悟。
有句話叫“道不輕傳、法不賤賣”,就是這個道理了。
即便是有人咂摸出來這些隱藏在《明報》冠冕堂皇的字眼下的門道,多半也是在廟堂上浸染久了的官僚,這種人那可能在外面去說些什么?閉門自己深刻領悟還來不及呢。
“經世致用如何?國家政事,讀書人想要登上龍門,便不可不知。而通經致用,則是歷代儒宗,從開宗以至絕筆,無一字一句不血脈貫通。以此治經之法治天下,然后大小并包,難易合律,舉王公以至匹夫匹婦,從大政以至一草一木,莫不得其性情,使得施政措施無弊。”
“施政措施,在于制度,制度乃是國朝政治之根本,社會運行之樞紐,想要通經致用,便要以制度經營天下,由是,六經合該從《王制》用工。”
眾人一陣默然,皆被姜星火的話吸引了注意力。
就連另一旁的食客們都禁不住側首打量他,眼底透著絲絲異彩,倒不是他們聽到了什么,而是看一堆人都看一個人,忍不住跟著一起看看有什么特別之處.
其實就姜星火這么說來,《王制》這里面的內容,代表的意味就太豐富了。
簡直太值得琢磨了.
姜星火侃侃而談,將《王制》分析得頭頭是道。
眾人聽完之后,皆陷入沉思。
一人忍不住小聲地嘀咕道:“原來,《王制》這里的意思,這么復雜啊。”
他們雖然讀書多,但也不算對五經全部專精,因此,別說朝廷開始致力于考古的《樂經》他們不了解,就算是《禮記》里面的《王制》沒有《春秋》那么微言大義,認真學過的人,也著實不算多。
可這不代表,他們聽不明白姜星火說的話。
反正是被姜星火唬得愣神,看著姜星火,眼神愈發的炙熱。
“果然厲害!”
“這番分析,很是鞭辟入里。”
眾人紛紛叫好,看向姜星火的眼神充滿敬佩。
姜星火謙虛地擺了擺手:“淺見而已,不值一提。”
這一瞬間,姜星火的形象頓時高大起來了——
真乃深藏不露也!
“這可不是小道,我看吶,閣下必非凡人,切勿妄自菲薄。”
“不錯,能有這番見識,絕非尋常人。”
姜星火笑了笑,始終牢牢地掩著圍巾,卻沒再說話。
而認領了“高人”buff以后,這群士子反倒很識趣地不再來煩他了,大約是自己腦補出了什么劇情,因此談論的話題,也不再往那些有可能越界的危險方向靠攏,而是轉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