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發現家禽,用野草、野菜、糧食糠,中草藥,把這些按照五、四、三、二的比例喂養,它們長得既壯實,而且還不容易生病。
牲口身上的皮毛個個光光滑滑的倍倍兒亮,家禽身上的羽毛豐滿,光彩亮麗。
他把這個新配方告訴了村民們。
于是大家在自己的家里,按照張支書研究出的新方法,喂養一兩個月后,果然發現長得快,且又壯實,而且抗病能力很強。
家禽和家畜都沒得過病。
誒呀,可把牧野花村的干部和群眾們,都高興地笑呵呵的。
北邊的蔬菜和瓜類賣掉后,張支書就讓各個小隊種植適合夏時耩種的菜類。
他督促社員們,俗話說:“一伏種蘿卜,二伏種蔬菜。”可要抓緊時間種植呀。
……
這一段時間,牧野花村人忙活給莊稼間苗工作。
張支書又督促社員們,把玉米和棉花分作兩次間苗。
他說:當苗長到三寸左右時,就開始第一次間苗,要留壯去弱。
第二次當嫩苗長出四片葉子時,留下一棵粗壯的,又沒有受到病蟲害侵擾的苗兒定下苗。
芝麻只需一次就定苗了,而花生和豆類呢就不需要間苗了。
瓜類和紅薯是不能占大地面積的,大家應該把這幾種苗兒,栽種在河坡沙土地上,然后上足了糞,再經常翻壤打岔,就會結出又大又沙又甜的果實,可好吃了。”
然后,張光明又在大喇叭上囑咐大家,“定了苗后,就要對莊稼密切關注了。
比如要特別注意飛蛾繁衍后代的事兒。
咱全村來個消滅飛蛾害蟲的大行動吧!
逮二十只飛蛾獎勵一分錢。
咱們男女老少齊上陣,消滅害蟲就要全家出動啊!”
村民們聽了張支書的話后,消滅害蟲都非常主動又積極。
于是,一家一家的人,紛紛拿著個瓶子,來到地里一見飛蛾,不是抓,就是逮。
人們抓住飛蛾就放進瓶子里,拿回家讓喂雞鴨鵝大飽口福。
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所以人人都很樂意干這活兒。
大家要消滅飛蛾,又得防止紅蜘蛛、蚜蟲,田虱……
有效避免了這些田間害蟲對莊稼的襲擊了。
所以張光明每天都認真仔細地去觀察每塊田地里莊稼苗的情況,一見有病蟲害,他立即讓社員們消滅于萌生期。
以往,各生產隊棉花的整枝打叉不到位,產量很低。
而今年張支書是管理農作物的農技師,他教給各個生產隊的社員們折斷多余的枝條,掰去多余的葉子,以及切寸尖等一系列的整枝打叉的管理技術。
夏季那時是上天考驗農民的意志是否堅強。
太陽要看看農民能不能受得住強烈陽光的炙考,看看農民能不能得經得住暴風驟雨的擊打。
牧野花村的干部和群眾,在村支書的正確領導下,不怕任何困難,勇往直前。
秋季的管理農田也很不容易。
人們在玉米田地里或上糞,或培土時,那葉子會刮拉得村干部和村民的身上,人人感覺癢疼癢疼的很難受。
毒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在田間勞動的村民,把大家熱得渾身發燒冒火的,臉上被曬得黑紅黑紅的,腦袋會感覺激頭崩腦的,胳膊和腿上都被曬的脫了一層如癬一樣的白皮,更有甚者被曬出了褐紅色的斑。
而且每個人每天在田間勞動,全身都是大汗淋漓的。
村民們毫不在乎,仍然頂著熱烘烘的太陽,面向黑土背對天,不辭辛苦地辛勤耕耘著。
花生只鋤一遍草,因為它的花兒綻放后,就會長出的像一個個針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