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十月一日的國慶節,這些天來,張光明指揮著村里的鑼鼓隊、秧歌隊、旱船隊、高蹺隊、以及唱歌演出隊、豫劇演出隊。
這一個綜合文藝隊里的演員們,在張支書的指揮下,用松油燈,再趁著晚上的月光,加緊排練著。
這一天,牧野花村終于迎來了祖國的生日。
晚上,張光明和村干部和群眾們一起坐在舞臺下面,等待著演出開始。
李冬至和女朋友郭英子是節目主持人。
倆人笑容可掬地用河南話宣布: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咱們村的干部和群眾們,一起同慶祖國的生日!
倆人先說村莊在農技師張支書的帶領下,讓村民的生活有了點起色!
……
張光明疾步走上臺,臺下立刻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他跟倆位村節目主持人小聲說:你們不要說廢話了,直接請文藝隊的演員們出場吧。
“現在有請鑼鼓隊、舞獅隊出場!”
兩位節目主持人的話音一落,只見鑼鼓隊首先登上了舞臺。
震耳欲聾的聲音隨即響起來。
有的年輕小伙子抬著鼓,有的拿著鼓槌使勁兒敲擊鼓,有的一只手拿著銅鑼,另一只手拿著銅錘,配合鼓樂的韻律擊打著鑼。
他們迅速把大鼓抬到了舞臺的靠邊處,然后咚咚,嚓嚓,鼓樂隊的成員們使上老勁兒敲打著。
在鑼鼓聲中,舞龍獅隊的人員疾步小跑著也登上了舞臺。
只見場上龍騰虎躍,震撼人心。
熱鬧非凡的場面,讓村干部和村民們精神振奮,大家給與最熱烈的掌聲。
緊接著是秧歌隊和高蹺隊、旱船隊,這幾隊人馬齊上陣。
秧歌隊的大姑娘們,個個裝扮的是古裝美女,她們婀娜多姿的樣子,一邊扭著秧歌,邊唱著張光明作詞作曲的《大豐收》這首歌曲。
姑娘們的歌聲清脆嘹亮。
又見高蹺隊的隊員們個個雙腿上綁著個榆木棍子,蹬、蹬、蹬,一邊走,一邊鏗鏘地唱著豫劇。
緊接著上場的是旱船隊中的小媳婦們,個個俊俏,她們一只手扶著綠色的旱船走,一邊還扭動著細腰,甚是讓人喜悅。
這幾隊人跳得跳,舞的舞,扭的扭。
最后上場的是歌唱隊和戲曲隊。
在排練室里,張光明讓唱歌的人們和唱豫劇的人們,一人一句,讓歌曲和戲劇結合起來演唱。
這種新舊結合的確是讓人耳目一新,別有一番韻味。
各演出隊的演出,豐富了牧野花村人乏味的農村生活,更活躍了氣氛。
演員們非常買勁兒地表演節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
十冬臘月,全國各地的農村,都在進行修河道,清淤泥。
緊接著各地的農村人都是忙碌著掃樹葉,割干草。
然后把這些葉葉草草和家里的人糞尿、家禽糞、牲口糞一攪拌,再用大泥一包裹,等著來年春天暖和了一發酵,就能上到莊稼田地里了。
牧野花村也是如此干的。
因為無論是什么莊稼,只要能多多的上糞,種出來的糧棉就會很旺盛,味道也很好。
當然還包括瓜果蔬菜上了糞后,味道就會分外的好吃。
傍晚,張光明從實驗基出來,他看到大路上,有一對四十多歲身患殘疾的夫婦,身背一個包袱在他前面走。
那一位男士是個瞎子,那一位女士是個瘸子。
夫妻倆卻生育了兩個身體健全,聰明可愛的孩子。
大的是一位男孩兒,看起來他大概有十來歲。
女孩兒大概有五六歲。
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