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fā),卷甲急趨閼與!
兩天一夜,趙軍急行軍三百里,抵達閼與,出現(xiàn)在秦軍側后方,這下秦將胡陽手忙腳亂,連忙回頭與趙軍對峙。
趙奢卻沒有立刻與胡陽硬碰硬,而是先占領了閼與的制高點北山。到了這時候,戰(zhàn)役的勝負手果然成了一場誰勇誰勝的較量。
秦軍沿著山谷向上仰攻,趙軍則從山下往下俯沖。如果是在平地,秦軍可能稍占優(yōu)勢,可是在這一上一下之間,趙軍借助俯沖的力道,占了先機。加上山路狹窄,雙方只有最靠近前線的軍士有搏殺的機會,而趙軍后隊的弓弩兵,利用地勢之利,不斷向狹路中的秦軍施射。
此戰(zhàn)當中,秦軍由于不占地利,吃了大虧,不到一日,秦軍就損失大半,潰敗而退。
閼與之戰(zhàn),取得如此龐大的戰(zhàn)果,東方六國對秦軍的如此大勝,還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魏國大將吳起時代。趙惠文王隆重表彰立下蓋世功勛的趙奢,封趙奢為馬服君,地位與廉頗、藺相如相當。
“兩軍交戰(zhàn),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狹路相逢,勇者勝!我父親的閼與之戰(zhàn),便是這么打贏的!”
講完閼與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后,趙括又重復了一遍這席話,然后在即將干涸的案幾地圖上“上黨”的位置處,重重砸了一拳。
“是故,倘若日后我與敵軍爭于上黨,我也會記住父親的這句話,親帥卒伍,占據(jù)高點要塞,靠勇氣戰(zhàn)勝敵人,絕不久拖不決,耗費錢糧民生,損害國力。”
說這話時,趙括的眼中,沒了白天在趙奢面前時的桀驁與不服,而是滿臉的憧憬與敬仰……
還有天真。
這一下,明月全部明白了。
不管趙括看上去多么叛逆,多么固執(zhí)多么孤傲狂妄,有一點是變不了的。那就是趙括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站在他父親的陰影下,他或許是想掙脫出來,走自己的路,可到頭來,他的一舉一動,依然是在模仿趙奢……
他想成為趙奢那樣名動天下的將軍。
他想證明自己不愧為馬服君的兒子。
歷史給了他一次機會,卻是一個讓他受千古罵名的機會……
他的命運,或許從他成為趙奢兒子,被完全遮掩在父親陰影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注定了!
覆趙軍者,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