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趙武靈王有一次在叢臺飲酒睡著,是夜游大陵,在夢中,他聽見一個少女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苕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
趙武靈王醒來后悵然若失,對夢中少女十分留戀,在酒宴的時候就把這個夢向群臣說了,還具體地描繪了少女的形象。然而湊巧的是,朝臣吳廣正好也有一女兒,與趙武靈王的夢中情人一模一樣!于是趙武靈王便納了吳娃為妃,還封她為王后,沒過幾年,就為趙武靈王生下了公子何,即日后的趙惠文王……
小時候,燕后是聽著祖父趙武靈王與惠后吳娃相愛的浪漫故事長大的,試問哪個公主不曾夢想嫁給一位雄主?能文能武,帥氣,高大、魁偉、充滿力量,這便是燕后理想中夫君的摸樣。
然而這少女的妄想,卻在她嫁到燕國,見到燕王的那一刻徹底破滅了。
這是怎樣一個人?燕王迎娶燕后時已經三十多歲,有三個兒子,他模樣普通,長著一對細眼睛,面容好似燕山一般古板,性格就像北方的冬天一樣沉默寡言。對他而言,迎娶燕后,只是一次為了擺脫得位不正采取的不得已之策,即便新娘是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也沒讓他態度好轉多少。
滿懷期待的燕后自然對丈夫大失所望,卻又無可奈何,女子的命運,從來就由不得自己做主。新婚之夜,二人幾乎在沒有任何言語交流的情況下匆匆完成了夫妻之禮,一板一眼,于燕王而言這只是在履行職責,于燕后而言則是把人生寶貴的經歷,交給了一個冷冰冰的,素不相識的中年男人。
沒有女官傅姆悄悄教授自己的歡愉,只有疼痛和兩腿的累累磨傷,次日還得換上笑言,與燕王那些已經嫁進來十余年的夫人們相見,她們都是燕國人,用方言言笑晏晏,碩大一個燕宮,似乎只有燕后一個外人孤零零地坐在王后之榻上。
雖然謹記著母親的話,說王室夫妻的感情,皆是慢慢才有了,比如她與父王便是一對天作之合,伉儷情深。然而燕王除了每月例行的臨幸外,在日常與燕后幾乎連面都不見,更多的時候都把她丟在寒冷的薊城,自己跑到溫暖的武陽快活去了。
燕后向來不喜歡薊城,她在邯鄲漳水之間長大,那里有的是明亮清朗的苑囿,繁華開放的風氣,然而燕地卻比趙國古板閉塞許多,尤其是宮廷里,一點波瀾都掀不起。
她也曾努力妝容打扮,希望博得燕王歡心卻沒什么效果。直到過了幾年后,當閼與之戰趙軍大敗秦師的消息傳來,她欣喜若狂,卻發現燕王卻在一旁悶悶不樂,她才猛地明白過來……
燕王之所以對她不冷不淡,或許因為她是趙國來的公主,而這位志大才疏的燕王,卻又有一個飲馬漳水,足踏常山的癡夢……
這是難以化解的矛盾,燕后對趙國的愛,遠勝于燕。她漸漸對燕王沒了期待,只求能擁有一個兒子——王宮里一位同樣來自趙國的燕昭王嬪妃勸誡她,說她也許永遠不會愛上燕王,但卻會愛著他的孩子。
然而五年前,燕后的第一次妊娠以小產告終,那次是因為一場意外的驚嚇,燕后不怪別人。
可這第二次,卻是氣急攻心導致的流產……
當得知燕王伐趙,甚至有傳言說他派人去刺殺了燕后的弟弟長安君時,燕后怒極,也顧不上給燕王顏面,質問他為何要如此做,燕王理虧不答,拂袖而走,燕后看著燕王的背影,想到兩國惡化的關系,氣極之下,竟再度小產。
“燕王有三位公子,其中長子已成年,還生了一位公孫,他自然不必在意是否有嫡子!可對阿姊卻不同,沒了他,我在燕國,便沒了活下去的依仗!”
每每夢回,一想到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燕后就淚濕襟衫,心痛得抖。平日里還保持著沉穩,此刻見了久違的親人,淚水便止不住地再度流出,對著自己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