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堆下倒映出的紅光,暗道情況不妙:”看來君對麾下很自信,不惜帶著他們往死路上上。”
罵聲再度不絕于耳,有人叫囂著要殺掉他,魏鐮從虎皮上起身,手往下一壓止住叫罵,踱步到郵無信身邊,直到這時,郵無信才發覺他是如此高大,目測八尺有余。
“你可知道我魏鐮是何許人也?”他走到跟前,俯視著郵無信道。
“聽說是魏軍殘部……逃兵。”
“逃兵?”魏鐮搖了搖頭:”那是祁縣豪長們胡說的,我自然比不了汝等邯鄲貴人的好出身,只是仗著一身氣力,做了魏國河東武卒里的一個小小伍長,你應該知道武卒罷?那是魏軍精銳,可以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但武卒雖勇,奈何伊闕之戰后人數稀少,保不住鄉土。二十年前秦軍拔安邑,將城內不愿從秦者統統驅逐,改募秦人遷徙河東,吾等被俘兵卒,就留在當地做刑徒服苦役……“
魏鐮臉上滿是勞疾留下的痕跡,坑坑洼洼,他瞪著郵無信道:”后生,二十年前,你可出生了?“
郵無信緘默良久才答:”尚在襁褓。“
”如此年輕,自然不明白當初同你一般年輕的我,在秦國苦役營里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責打……“
魏鐮的目光深邃,似乎陷入了那段痛苦的回憶:”終于在數年之后,我與幾名刑徒一同殺了押送吾等的秦吏逃走,魏國山水相隔是回不去了,只能往北投到趙國來,孰料……“
說到這里,他停住了話,郵無信問道:”后來出了何事?君何以淪為賊寇?”
魏鐮搖了搖頭:”吾等在趙國的日子,不比在河東時好多少,雖被當地豪長接納,卻也得日日都服苦役,食不果腹……不久趙國也被秦國擊敗,丟掉了祁縣,吾等乃是魏國殘部,從秦亦死從趙亦死,于是我便又帶著一些同樣來自河東的老蒼頭、魏人百姓、還有隸臣妾們殺死那南鄉豪長,帶著一百人來羊頭山落腳,一直待到了今日。“
權貴豪長之家,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閭左平民之路,卻涂有餓莩而不知發,這也是造成不少破產、失地百姓被迫流亡山林加入盜賊的緣故,因為戰亂、災荒,更多的是人為的怠政,導致謁戾山的勢力越來越大了。
魏鐮結束了回憶,重新回到他的虎皮榻上,自豪地說道:“如今,我有人手上千,被人稱之為校尉,附近的韓、趙縣鄉,無不視我為大敵,左右百里的豪長,無不因我而寢食難安。“
他話音一轉,變得殺氣騰騰起來:”我看長安君最需要與我商洽的,不是什么歸降,而是怎樣與吾等共處一縣,雙方相安無事罷!“
PS:今天只有一章,明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