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令沒有急著走,他還是看了一會兒這小男孩走的時候的狀態和表情。
男孩的樣子看著不開心,但陸令知道,那并不是生氣,而是一種委屈。
看到這里,他又看了看父子在玩具城的監控錄像。
玩具城的監控比較多,這邊孩子多,商場也怕擔責任,攝像頭就密集一些。只不過由于人有點多、嘈雜,基本上聽不清他們在說什么。
“陸令”,王悅看了看手機:“咱們走吧,這的監控沒啥意義,抓緊出去找。”
“王哥,你先出去跟他們找吧,我在這里看一下監控。”陸令道:“麻煩了。”
“那行”,王悅轉身就走。
陸令不是他們單位的人,王悅也懶得管,在他看來陸令這是做無意義的事情,但現在什么都沒有找人要緊,所以他也不會和陸令爭論。陸令也看出了王悅這么想,但他也不在意,找人要緊,只是他有他的方法。
現在出去找人,五個人找和六個人找區別不是很大,而能夠對孩子多一些了解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對孩子的成長,只知道一個青春期,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多數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幼兒時期,只知道以大人的眼光看待問題。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過人生發展八個階段。
6歲,已經開始步入第四階段。
0-18個月,主要是建立信任,讓孩子多一些信任感,人生發展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希望。
18個月-3歲,主要是讓孩子產生“我”地意識,不要什么都強求,要給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3-6歲,孩子開始產生“目標”,即孩子會主動性地做一件事,并且制定計劃,比如說可以堆積木、拆解并嘗試組裝玩具。這個階段,父母應該對孩子的創造力加以肯定,讓人格形成自信的品質。
6-12歲,孩子開始進入學校學習,如果孩子能順利完成老師和家長布置的學習任務,就容易提高自信心,反之會自卑。
很多家長把握不好孩子的能力,且在六歲之前就大量填鴨式補課,遏制了孩子“自主”能力的生成,孩子在6歲便可能陷入第一個成長危機。
多數孩子所謂的叛逆期,并不是說到了這個年齡才開始叛逆,只是因為青春期激素的分泌、身體的成長,初步有了叛逆的能力。
直到25-50歲,人類才進入真正的成年期,這已經是人生第七階段。
陸令看著孩子的言語,因為小男孩說話慢,陸令也能讀懂一些唇語,所以基本上知道二人在說啥。
很顯然,孩子的父親沒有把這個事當什么大事,就覺得孩子無理取鬧。而孩子說的是,他在周末的補習班里,獲得了好成績,爸爸答應給他買玩具的。
孩子父親表示出了不樂意,說孩子不懂事,而且還把孩子罵了一頓,說幼兒園因為病毒原因,暫時封校,他周一請了假,出來陪孩子逛商場,已經夠意思了。還說家里現在已經很困難了,這傻孩子怎么還要玩具?
不僅如此,還有幾句本地方言,陸令看得出來,不是好話。
什么“犢子”啊之類的。
孩子憋屈地要流淚,父親卻不管不顧,拉著孩子的手就要走。
男孩在被拉走的第一瞬間看了看玩具城方向,接著,再也不看那邊,任由父親拉著走,已經心灰意冷。
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充足,往往想的是,跑的遠遠的!
對于6歲的孩子來說,他雖然有目的,但僅僅是一種本能的目標,無法形成有效的計劃。
考慮到孩子還沒有上學,應該還不到往同學家里跑的層次,所以,孩子的奔跑只會有兩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