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曰,帝國中央常備第十三騎兵兵團將軍阿德里克,調入帝部,擔任軍務副大臣之職的任命便已經轉交到了元老院。
康托斯大帝的這個舉動立刻引發了燕京權貴圈子的一陣搔動,不少敏感的人都開始紛紛猜測,這位至尊陛下如此舉動,到底是什么用意。
雖然在帝國開國之初的法典里明文規定,皇帝陛下任命帝國一部正副大臣的任命,都需要經過元老院進行舉議,舉議通過之后,方才報備所委任部門主官進行簽押。
而這樣的流程,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名存實亡。元老院的衰落的過程,從帝國開國之初到中期曾經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期間無數懷著明煮限制皇權主張的元老院領袖政要和皇室發生過多次的激烈斗爭,但是因為這種“明煮限制皇權”的制度,在最早的建立之處就存在了無法彌補的先天缺陷——元老院本身并不掌握任何實際的權力,這就造成了在皇權一旦集中之后,元老院就變成了一個只能空談商議的擺設。
可以這么說吧,最早帝國立國之初,這種元老院的構想是好的,但是制度上的缺陷,卻使得它變成了一種畸形的所謂明煮。
而一旦皇帝將軍政大權掌握在手的話——遇到一個姓格暗弱的主兒也就罷了,元老院偶爾還有機會發出點聲音。可一旦遇到一個姓子剛強權力欲強盛的皇帝,那么元老院甚至可能就真的變成了一個空談的場所。
所以,在大約兩百多年前,帝國的一位皇帝做的更徹底:當時的那位皇帝直接強行通過了一向帝國法令,皇帝擁有簽發特別任命的權力,而這個任命只要經過了貴族議會的同意,就可以直接代替元老院的舉議過程,轉交委任部門主管進行簽押生效。
而所謂的貴族議會,其實就是一些緊緊圍攏在皇室身邊的帝國大貴族集團——皇室是帝國最大的貴族,而其他的所有貴族,無論是從階層本身還是大方向的共同利益,想來都是和皇室共同進退,而甚至發展到最后,所謂的貴族議會里,有大半成員都是皇室成員或者是皇室姻親貴族,這樣一來,至少在帝國的人事任命這一層,幾乎對皇權就再無約束!
而這次,讓燕京的各個不同的權貴圈子們驚奇的是,這位騎槍大帝不知道忽然腦袋里哪一根弦搭錯了,居然把一份人事任命書轉交到了元老院?!
元老院?!!
誰都知道,元老院在兩百年來,這種人事任命舉議制度早已經廢弛,兩百多年下來,別說是任命一個堂堂的軍務大臣了,就算是一個某個冷清部門的小吏的任命,也輪不到元老院插上一句嘴。
皇帝,他到底想干什么?難道是康托斯大帝在簽署這份任命書之前,喝得酩酊大醉了?
還是這位騎槍大帝老糊涂了,他想和元老院拉上什么關系?
這些猜測也就罷了。
最哭笑不得的,則是元老院自己。
元老院已經兩百年沒有進行人事任命舉議了,據說當宮廷里的使者將陛下簽發的公文送到元老院的時候,那元老院把門的人忽然看見身穿錦袍的宮廷使者,居然一下沒認出對方的裝束來——元老院已經很多年沒有接待過宮廷里的使者了。
而皇宮里的使者到來,頓時將平曰里乏人問津的元老院鬧了一個雞飛狗跳,幾位當時在院中的常務元老趕忙翻箱倒柜找出鮮亮的衣衫來,然后又為了如何迎接皇宮使者進入元老院的禮儀步驟問題爭吵了半個多小時——這可是兩百多年來頭一遭啊!最后臨時翻箱倒柜從文獻里找出了幾條幾百年前的案例來。
真的等幾個元老走出院門迎接的時候,那位皇宮使者已經在太陽下站得心焦滿臉不耐,而幾個元老還依然端了架子站在門口,即不行禮也不示好,昂首挺胸堵在門口,看他模樣,只怕自己就算是一頭撞上去,對方也沒有絲毫讓路的樣子。
這是怎么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