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一人一貓兩看相厭,但“六八”這個人在完成手頭的事情之前,一般是不會去顧及其他的,就算與誰有私仇看誰不順眼,也不會立馬就去報復,手頭的事情要緊。
因此,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里,鄭嘆的生活依然平靜。有時候也會去湖邊的住宅區那邊晃悠一圈,下午過去的話,還能混一頓下午茶,暫時填填肚子,而鄭嘆所要做的就是聽聽老太太的傾訴。
老太太的兒子經常會去看望她,就算去不了的話也會打電話問候,家里請了保姆,專門照顧老太太,對于老太太來說,除了外出散步,在家里吃喝睡覺之外,都無聊得很,也不能遠行,因為身體還沒完全康復。于是,鄭嘆成了一個很好的傾聽對象。
從老太太那些話里面,鄭嘆知道,那個“小高”又來過兩次,只是鄭嘆沒碰到而已。老太太說和“小高”相談甚歡,鄭嘆一聽這評價就知道,老太太肯定被套出話了,一般相談甚歡的時候是沒有太多的警惕和防備的,想想那個臉皮厚演技高超還一肚子彎彎繞繞的“小高”,再看看老太太,可想而知,在沒有鄭嘆從中搞破壞的時候,是怎樣的“相談甚歡”的場景,“小高”估計高興死了。
不過,近些日子“小高”倒是沒再出現。沒了“小高”跟老太太聊天,偶爾鄭嘆過來的時候便會聽到老太太那些感慨,以及她那些因為小高的緣故而回想起來的深藏在記憶里的事情。
老太太說。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有個段戀情,差一點就修成正果,可惜后來因為一些緣故分開了,雖然雙方還是通過書信交流了幾年,但又一場意外事件發生,自那之后,老太太搬來楚華市,而對方也沒了音訊。
鄭嘆覺得,老太太現在應該是相當寂寞的。雖然她兒子一直記掛著她,但也因為事務太過繁忙。老太太心疼兒子。沒讓他總過來,還讓兒媳婦多照顧照顧他,她這邊只需要請個保姆就行了,至于孫子。現在已經被送往國外讀書。常年不見人影。偶爾才打個跨洋電話過來。
鄭嘆聽過大院那些老頭老太太們說過,現在的人,動不動就喜歡將老父母送去敬老院。省事,但他們這些老頭老太太自己是老死也不想去敬老院的。鄭嘆不知道敬老院是什么樣子,只是常聽大院的人閑聊的時候知道很多老人很排斥那地方。
那里不像新聞報紙里說的那樣好,有些老人每天都只能呆坐在窗前,默默地看著窗外,或許他們還盼望著自己的親人能經常去看望他們,但大多數時候應該是失望的。還有些老人,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衰退,在養老院呆久了,連親戚都不認識,再久一點,親生兒子女兒也可能會忘記。
有條件的家庭,比如老太太她家,兒子是楚華市有些名氣的企業家,也夠孝順,雖然不能常過來,卻恨不得給老太太請十個八個的保姆。
當著兒子兒媳婦的面,老太太肯定是各種好,但心里其實是挺寂寞的,保姆,畢竟不是親人。
“小黑貓啊,你說,我是不是也該養只貓狗之類的小寵物?不過我這把年紀,不知道還能活多久,要是到時候照顧不來怎么辦?”老太太看著鄭嘆道。
鄭嘆避開老太太伸過來要摸貓頭的手,心想著:老子哪里小了?
像這位老太太這樣情況的,鄭嘆其實也見過不少,大院里也有很多老伴早去兒子女兒都不在身邊的老人,比如大胖它家老太太。不過大胖他家的老太太雖然住的地方比這里要小,住宿條件也沒這里好,但老太太過得還挺舒暢,在家有大胖陪著,在外還有大院里的各個老頭老太太聊天唱戲說笑話,比面前這位真的是好太多了。也難怪大胖它家的老太太只愿意留在大院里,不答應兒子搬出去。
這日,鄭嘆又遛彎遛到那片住宅區,從鐵柵圍欄鉆進去準備看望老太太聽她嘮叨的時候,發現今兒屋里竟然非常熱鬧。
屋外停著幾輛車,還都是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