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爺就在寵物中心呆了一天,然后便跟著唐七爺一起離開了,不過唐七爺貌似跟小郭達成了某種協議,鄭嘆有種感覺,以后在寵物中心見到爵爺的次數大概會多一些了,至少不像以前那樣一兩年都難得見到一次。
花生糖和芝麻還是和李元霸一起留在寵物中心,它們在這里生活得很好,主要是李元霸在這里,而花生糖也早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至于芝麻,現在還小,小郭和燕子也舍不得將它送人。
對小郭口中的卷尾猴“crystal”,鄭嘆獨自在家的時候偷偷上網查過,知道這家伙是一個喜劇明星,片酬還高,富豪一個,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大銀幕都是這家伙的身影。
小郭工作室的貓也有上大銀幕的,但那只是短短的幾秒或者合起來不過兩三分鐘的時間,與人家真正的動物明星不同。
當然,鄭嘆也不好去跟那位動物明星較勁,國情不同,社會規則動物福利也有差異,再說了,鄭嘆自己本身也是個特殊情況,不可能真去跟那樣的動物明星攀比,焦爸說過了,咱要低調。
所以,對于小郭很神往的大銀幕,鄭嘆雖然也有些意動,但也沒多想,畢竟,各有各的活法。至于跟“crystal”同臺競技,這個艱巨的任務就留給齊大大那只獼猴算了,反正那倆都是猴子,還都走這條路。
紀錄片播放的當天,得到消息的焦家人晚上坐在家里客廳守著,誰都沒出去,焦爸也沒去院里。
一家四人加一只貓都盯著屏幕。
鄭嘆看了看很認真盯著屏幕看廣告都沒顯露出不耐煩的四人,突然有些感想。僅僅只是個紀錄片而已,竟然會讓一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早早等候著,焦爸連今天晚上的一個會議都推掉了。
即便之前焦爸跟鄭嘆說要低調,但真正到了這時候,焦家四人卻都抑制不住的激動。帶著點自豪,與有榮焉的感覺。
如果,是個電視劇,又或者。是真正上了大熒幕,焦家四人會不會更激動?畢竟,多數情況下來說,紀錄片對公眾的影響力比不上電視劇和電影,而鄭嘆自己在小郭那個工作室拍攝的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取悅一些網絡觀眾而已。要不要,再往上發展發展?
在鄭嘆思索的時候,那邊焦遠激動地道:“開始了!開始了!”
鄭嘆抬頭往電視機那兒看過去,上面顯示著紀錄片的名字——《城市.人.貓》
后面還有個副標題,“京城貓事”。
看著標題就知道楊逸那家伙早就想拍成個系列片了。這個是京城篇。下一個是明珠篇,下下一個不知道會是哪個城市,難道楊逸還會將國內的重點城市都拍個遍?應該不會。
這個紀錄片也不長,廣告加起來都沒一個小時。
有鄭嘆的鏡頭的時候,焦家幾人很激動。雖然上面的鄭嘆是染過毛的,但對焦家幾人來說,黑炭依然是黑炭,四人還點評了一下鄭嘆在里面的角色和演技情況。當然,其他貓也有討論,包括大小米,還有別的貓。
從老京城到如今現代化高樓聳立的首都城。不同的風景,生活著的人,以及,那些活躍在各處的靈活的身影,在屏幕上一一呈現。
家養的,流浪的。住豪宅的,蹲小巷的,高貴的,土鱉的,正經的。神經的……但不管哪種,楊逸想表現出來的,就是那股子屬于京城的貓們的靈氣和痞勁兒。
當初,在鄭嘆看來,那邊的貓也沒啥特別的,但通過這片子一剪輯一處理,給人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難怪人們說,上了屏幕就是不一樣。鄭嘆看著上面的自己都覺得頓時文藝范兒了。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場景,伴隨著不同的音樂,觀眾們跟著紀錄片一起回憶,有人回憶當年的胡同老巷,有人回憶記憶里那個模糊的現在只能在一些老照片中看到的小身影,也有人,在回憶曾經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