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程直是大喜。
他之所以要讓遼王跟他去知府衙門接受質詢,就是為了徹底的架空遼王。
遼王雖然沒有親屬軍隊,但畢竟還有幾百名王府護衛。
若遼王真的狗急跳墻想要魚死網破,僅僅靠衙役、巡檢司的兵卒以及一干錦衣衛,賀文程真沒有必勝的把握。
而如果把遼王‘騙到’府衙,他就成了甕中之鱉,可以隨意拿捏。
遼王當然知道賀文程打的什么如意算盤,但他沒有辦法只能選擇服從。
如果他現在拒絕,等于承認自己心中有鬼,且有抗旨不尊的嫌疑。
畢竟欽差就是代表了天子,這個罪名他擔不起。
遼王府的護衛統領頗為擔憂的上前跟去,遼王卻是一甩袍袖道:“爾等不得放肆,本王去去便回。退下!”
此刻這位王爺身上倒真有幾分太祖、成祖的影子。
寧修頗為感慨。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張居正其實是對這位王爺有恩的。若不是張居正的舉薦,這位王爺現在不過是個廣元郡王,如何能夠復遼藩,繼王嗣?
他卻恩將仇報,搜集張居正的黑材料,企圖搞死張居正。這種時候張居正反擊便是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張居正不反擊,那才是腦子有問題......
這種政治斗爭本來就沒有對錯可言,有的只是勝負。
強者為尊,這是玩政治游戲的人都明白的道理。要怪就怪遼王的實力比之張居正還是弱了吧。
王府一眾護衛、宦官、婢女眼瞅著遼王被錦衣衛帶走,卻無一人敢上前。
一來是因為方才遼王已經下了死令,二來是因為他們確信遼王此番是兇多吉少了。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急著和遼王撇清關系,又怎么會主動的往前湊呢?
畢竟,這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世態人情,不過如此。
遼王無意間瞥見了人群中的寧修,冷冷一笑拂袖而去。
他就是敗在了這個人手中吧?
那個‘賬本’一定就是此人呈遞給張賊的。
他真后悔當時沒有傾盡全力斬殺此人,但現在一切都晚了......
寧修并沒有一同前去府衙。
他的使命已經完成,剩下的就要看賀文程的了。
人最難的就是認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該出頭的時候出頭,不該出頭的時候切莫要逞強。
寧修這個時候若是再強自出頭表現,只會搶了賀御史的風頭。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對他來說遼王這個隱患被除去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功勞多寡反倒是小事。
寧修相信張居正的心中有一桿秤,從他把那份寫滿黑材料的‘賬本’叫人送到張居正的手上時,他就已經在張閣老的心目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了。
......
......